新华社圣彼得堡5月24日电 专访:三大因素促进中俄及欧亚经贸发展——访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乌亚纳耶夫
新华社记者栾海 高兰
“得益于双边经贸日趋活跃、多个欧亚国家对接建设规划、中国驱动经济全球化等有利因素,俄中及欧亚地区经贸合作正迎来发展新机遇。”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谢尔盖·乌亚纳耶夫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乌亚纳耶夫介绍说,俄中双边贸易已摆脱下滑趋势,步入平稳显著增长通道。他说,众所周知,由于多种原因,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在2015年大幅波动,导致俄中贸易总量从成交额来看严重下挫,但这并不意味着俄中商品实际流通总量下滑。
乌亚纳耶夫说,按俄方的数据,俄中贸易额在2016年即出现2.2%的同比增长,去年这一指标恢复到2015年前水平,达到约870亿美元。2017年俄对华出口石油近6000万吨,俄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原油供应国之一。“俄中贸易结构也在逐渐改进完善,出现一批对华出口新项目,例如近年来中国从俄进口的小麦等粮食和农副产品明显增多。”
他同时表示,中国坚定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其经济增长速度依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且俄经济发展已进入上行通道。由此可见,俄中年度贸易额在可预见的将来将继续升高,并且将如两国政府期待的那样达到2000亿美元。
据远东研究所相关数据,目前俄中投资合作委员会正在磋商的双方商业合作项目有70多个,这些项目拟投资总额约为500亿美元。另有17个俄中合作项目正在落实,吸引投资已达150亿美元。目前,俄中相关单位正准备共同研制远程宽体客机、重型民用直升机,开展航天合作。双方正在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将中国黑龙江省、吉林省分别与俄滨海边疆区连通的“滨海1号”和“滨海2号”交通走廊,横跨黑龙江的“下列宁斯科耶-同江”铁路大桥和“布拉戈维申斯克-黑河”公路桥。
乌亚纳耶夫说,中国始终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并为此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俄中经贸合作也受益于此。“中国在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定的同时,推动贸易自由化。当前中国堪称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驱动器,其相关举措为中国下一阶段发展提供了保障”。
采访中,乌亚纳耶夫特别谈到“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他指出,该对接合作已成为俄中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催生了莫斯科至喀山高铁、开发北极航道等大规模合作建设规划,并且带动了远东地区一批俄中原有合作项目的落实。他强调,在落实对接合作项目过程中,俄中一直通过双多边机制开展合作,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起到了为协调各方利益提供磋商平台的作用。
5月17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签署经贸合作协定。对此,乌亚纳耶夫认为,俄中自2015年决定实施建设规划对接后,便一直在筹备签署这一协定。该协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一份对接路线图,可依据其协调参与对接的各方利益;它既确保欧亚经济联盟原有内部机制平稳运行,又为该组织与中国加快互利合作提供机遇。
乌亚纳耶夫强调,有些国家动辄对他国发出“贸易战”威胁或实施经济制裁是不正当之举。中方呼吁各国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这样的主张将对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