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2日晚,法国首都巴黎市中心发生持刀伤人事件,造成至少1人死亡、4人受伤。袭击者被巴黎警方击毙。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制造了此次袭击事件。巴黎恐袭再次引发舆论对法国安全政策的批评。
袭击事件发生地位于巴黎二区,靠近巴黎歌剧院、旺多姆广场,是游客众多、人群密集的商业地段。法国检方以袭击者行凶时呼喊宗教口号为依据,认定其“作案模式”与恐怖袭击吻合,巴黎检察院反恐部门迅速展开恐怖主义调查。
“伊斯兰国”宣称袭击者是“‘伊斯兰国’战士”,“他的行动是对国际联盟的复仇”。法国是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的成员之一,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积极开展军事行动,以彻底消除该恐怖组织。
法国总统马克龙当日在社交媒体上向此次袭击事件受害者表示慰问和哀悼,并向击毙歹徒的警察致敬。马克龙说:“法国再次付出了血的代价,但绝不向自由之敌退让一步。”
根据巴黎警方的消息,袭击者为法籍男性,1997年出生于俄罗斯车臣共和国。最新消息表明,该男子因曾与叙利亚境内人员有直接联系,被列入法国S级监视档案名录(以下称“S级名录”)。该名录目前共记录在册2万余人,凡对法国公共或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人员均被列为调查对象。2015年巴黎连环恐袭的多名袭击者也在名录中,受到法国情报部门的跟踪监视。
面对一再重演的悲剧,这一为“维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档案成为众矢之的。法国多个右翼党派质疑S级名录的作用,并指责政府“盲目”“无作为”,要求法国政府“采取预防措施”,如关押S级名录中的危险分子、拒绝极端分子回国、驱逐可疑人员等。
自2015年《查理周刊》恐袭事件至今,接连的恐袭已造成法国至少246人死亡。恐袭已成为法国民众面临的最大安全威胁,此次巴黎恐袭再次给社会安全蒙上阴影。“没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我们从来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一些法国网友如此评论道。根据《费加罗报》对5万余名读者的线上调查,近90%受访者认为应该将危险的S级名录人员关押起来。
面对各方指责,法国政府发言人本杰明·格里沃称,法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打击恐怖主义,但不可能做到零风险。格里沃表示,过去8个月法国挫败了22起恐怖袭击,去年10月推出的新反恐法做出了调整,限制部分人员的自由行动、增加1900个情报人员岗位、关闭多处极端化宗教地点等。
法国安全问题专家蒂博·德蒙布里亚尔认为,法国未来的安全状况将会更加严峻。到2020年,法国数百名在押极端分子将出狱,其中不乏一些可能继续“作战”的人员。不少观点认为,应该广泛动员除国家机构和治安力量以外的所有非专业力量,加强警报系统,避免重蹈覆辙。
(本报巴黎5月14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15日 21 版)
作者:本报驻法国记者 龚 鸣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建交后,两国关系总体发展顺利。90年代初,中法关系因法国政府参与西方对华制裁并批准售台武器一度受到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