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4月7日电 (天下人物)伦敦谍影中的“M夫人”
新华社记者桂涛
发生在英国的俄罗斯前情报人员“中毒”事件让全球舆论再次聚焦“特工”这个特殊职业。
在伦敦,记者见到了英国情报圈的风云人物伊丽莎·曼宁厄姆-布勒。
英国议会上院勋爵、世界第二大基金会领导者、全球排名第二智库的联合主席——这其中任何一个头衔都足以让曼宁厄姆-布勒成为新闻人物。但记者们对这个69岁的老太太着迷,却是因为她已告别11年的那个身份:英国军事情报五处(军情五处)的掌门人。
她就是“M夫人”。
“M”是英国“007”系列故事中的人物,特工詹姆斯·邦德的上司,执掌神秘的英国情报部门。这一角色的原型正是军情五处的负责人。
现实生活中的“M夫人”到底是怎样的人?只要和曼宁厄姆-布勒待上十分钟,即使你不知道她曾经和女总统、第一夫人、亿万富豪的太太们一同位列全球“最有权势的女性”,也能断定她不是一般人。她喜欢插话抢话,说话时很少犹豫、重复,大多数句子是判定性的,斩钉截铁。
曼宁厄姆-布勒一走进发布厅就表示自己可能会站起来回答问题,因为“今天坐得太久了”,然后就兀自起身,手揉着腰。当她说自己执掌的基金会去年一共花了11亿英镑,那语气轻松得就像是个小女孩刚刚去家门口买了个甜甜圈。
要知道,在“M夫人”33年的情报生涯里,她见过的大世面太多:与苏联的克格勃比拼渗透与反渗透,与擅长摆放炸弹的北爱尔兰共和军斗智斗勇,在伦敦连环爆炸案后顶住压力展开调查。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军情五处的人员迅速扩张,最多时同时追踪30起恐怖袭击阴谋,调查200个组织,监控超过1600个嫌疑犯。那些顶级情报都是经她筛选后送呈女王和首相们,她是知道秘密最多的人之一。
曼宁厄姆-布勒注定要掌管情报。她毕业于牛津大学,父亲曾是英国的检察总长和大法官,被册封为子爵;母亲在二战期间为英军训练信鸽,其中一只带回了关于德国导弹的情报。
回顾“M夫人”的谍报生涯,大多数时候她与政府的政见一致,比如当年支持反恐战争,反对美国政府的虐囚与刑讯逼供。离开情报部门后,她总是避免评论时事,对有关情报与安全的问题三缄其口。当记者小心翼翼地问她怎么看“脱欧”后英国与欧洲的安全合作时,她的慷慨有点出人意料。
“英国目前正与欧盟在安全事务方面开展‘极其紧密’的合作,因此并不希望看到这种关系因‘脱欧’受到损害。”“M夫人”十分坦率。
1971年,曼宁厄姆-布勒成了一名中学老师,3年后进入英国情报部门。她抛给媒体那个被许多特工用过的教科书式的故事:在茶会上遇到一个人,然后就参加了国防部组织的面试,再后来就加入了军情五处。
100多年前成立的军情五处是英国一个专门对付颠覆和恐怖活动的机构。这个向来神秘的机构似乎是个魔术师的斗篷,将4000名成员在公众面前遮盖得无影无踪。即使曼宁厄姆-布勒已经从那里离职超过10年,她对涉及自己及家庭的问题概不回答,她参加的这场活动仍不允许摄像记者对她进行拍摄。
事实上,曼宁厄姆-布勒试图将这个斗篷扯开一角。在她上任前,军情五处的掌门人一般由英国首相秘密任命,民众并不知道“M”是谁。曼宁厄姆-布勒上任后,下令将所有前负责人的照片和生平公开。
曼宁厄姆-布勒还曾推动军情五处建立网站,当年她批准在网站上刊登特工招聘广告的做法延续至今,招聘人员包括情报分析员、视觉设计者、语言专家、职业心理学家等。
英国去年曾遭遇多起恐怖袭击,媒体曾指责军情五处未能有效阻止恐袭事件发生。“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你必须接受,不该苛求情报部门的工作。”“M夫人”迫不及待地为老东家辩解,“在反恐方面,民众常常关注失败而无视成功,事实上要对那些可以避免的失败和无法避免的失败区别对待”。
“一味纠结于失败而不着眼未来,本身就是一种失败。”她像个哲学家。
记者突然想到,曾经有人说她有在家养羊、养鸡的癖好。“你还养羊吗?”记者问道。
“什么?”她有点摸不着头脑。
记者刚要重复自己的问题时,她突然恍然大悟,脸上露出笑容,嗓门也提高了。
“哦,是啊,是啊,我还在养,羔羊,十分可爱!”
“M夫人”的言语中满是爱怜,这也许是她最不像特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