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国外马桶盖羽绒服热销背后:中国品质革命已在路上

2018-03-23 08:21:23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对于标准制定,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厨卫空间事业部的刘廷代表有更深感触。

3年前的“马桶盖”话题,引发了中国制造品质提升的大讨论,刘廷至今记忆犹新。因为消费者漂洋过海背回家的马桶盖,正来自刘廷所在的杭州松下工业园。这也让在松下电器马桶盖流水线工作10年的刘廷代表第一次深刻体会到,品牌就是生产力。

“品牌不是一朝一夕能打造的,需要有完善的制造体系和产品标准来支撑。”刘廷代表介绍,仅他所在的流水线就有产品控制标准近100项,从马桶盖表面的刮痕,到内部加热装置的安放位置,都有细致到毫米的要求。“哪怕只流出一台不良产品,对顾客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不良,所以我们追求的是‘零不良率’。”他说。

据统计,全国目前共有300余家智能马桶盖生产厂家。在刘廷代表看来,对现有的行业标准进行提升是当务之急,因为先进的标准是做出好产品的先决条件。

在创新与协作中形成品质合力

“我们推出的高炉渣高温碳化-低温选择性氯化工艺,能够将钒、钛资源利用率较现有水平分别提高10个和30个百分点。”在今年两会期间的小组讨论会上,来自攀钢的吴洪英代表讲述着企业通过技术攻关,在品质提升上取得的创新突破。

“以前我们没有技术,那些未完全提取的废渣就只能堆在那儿,不仅浪费,还是很大的环保问题。”吴洪英代表介绍,自1970年攀钢建成以来,已累计生产高钛型高炉渣约7000万吨。而高炉渣高温碳化-低温选择性氯化工艺的产品四氯化钛,为海绵钛及钛白粉的原料,其中海绵钛为高端钛合金的直接原料,氯化法钛白粉也可替代进口高端钛白粉。该项目的实施可有效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对国外的资源依赖。

“目前,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示范线已经开建。”吴洪英代表称, 攀钢每年产生700万吨高炉渣,如果全部得到利用,钛资源利用率将从现在的22%提高到50%以上,可产出280万吨的四氯化钛,通过后续深加工形成200亿元工业产值,带动形成600亿元的产业集群,从而推动攀钢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