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综述:中孟考古合作丰富“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内涵

2018-01-17 18:20:37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达卡1月17日电 综述:中孟考古合作丰富“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内涵

新华社记者刘春涛

中国与孟加拉国的友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两国人民相知相交的纽带,中国高僧法显、玄奘西行取经,孟加拉国高僧阿底峡赴华传教,为双方文化交流开启了先河。如今,两国围绕阿底峡高僧等的考古研究让这段历史更加清晰,丰富了“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内涵,增进了两国民心相通。

阿底峡出生于1000多年前,出生地在现孟加拉国的孟什甘杰县(古时地名毗诃罗普尔)。1042年,阿底峡应邀到西藏传播佛学。1054年,阿底峡在西藏圆寂。1978年,他的部分骨灰被迎回孟加拉国,目前存放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法王寺内。

毗诃罗普尔遗址群发掘工作早在2010年已经开始,由于当地资金和技术水平有限,工作一直未取得大的进展。2014年,应孟方请求,来自中国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携手孟方专家,共同考古发掘毗诃罗普尔遗址群并取得重大发现。

今年1月,中孟联合考古队中方领队柴焕波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在纳提什瓦发掘区新揭露出1200平方米、不同时期的两组遗存。早期遗存是一组塔院和僧院的综合体,其中神殿2号形态独特,在孟加拉国尚属首次发现;晚期遗存是以一座十字形中心神殿为主体的金刚乘建筑。两个时期的遗存反映了佛教建筑的重要变迁,遗存的完整性和叠压关系的清晰性,提供了南亚次大陆佛教考古的重要标尺。

据介绍,这次考古从地层中出土了中国瓷片,唐宋时期的青瓷、白瓷和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生动呈现了南方丝绸之路与孟加拉国的紧密联系。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