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跨越百年的中美乐曲——巨型管风琴重生记

2017-11-08 11:45:57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果不其然,当他晒出卡萨翁照片时,胡友义特别激动,马上询问如何购买这台琴。“这就是所有故事的开始。”伊恩·韦克利说,胡先生很了不起,他总想给家乡留下一些可以面向未来的东西。

2007年,卡萨翁在10多位管风琴工程师的帮助下,被装进5个集装箱,耗时3个星期,漂洋过海来到厦门。

鼓浪屿的沙滩见证了这对朋友散步的身影。很多次,他们行走在岛上的音乐声中,谈论风琴博物馆、卡萨翁和这个小岛。“鼓浪屿是中西文化交融之地。这台管风琴让中西文化再一次融合,与鼓浪屿自身特色交相辉映。”伊恩·韦克利说。

  浩大的国际工程刻苦

90后德国小伙子弗朗茨·罗思已经在鼓浪屿待了一年。“5年来我修了近百台管风琴,卡萨翁是其中最大的一台。”

弗朗茨·罗思的衣服打着Rieger标志,这是他所属的管风琴公司,是此次签约的修复方。但对这样顶级的专业公司来说,修复卡萨翁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不仅仅因为琴体巨大,而且修复需要尽量符合100年前的技术标准和审美理念。

修复工作成了国际性合作工程。来自奥地利、德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的30多位专家参与其中。弗朗茨·罗思是其中之一。“和同时期被拆掉的欧美巨型管风琴相比,这台琴很幸运,它在鼓浪屿找到了好归宿,重获新生。”他说。

安置和修复工作极富挑战性。卡萨翁来到鼓浪屿后,因为体量太大,专家们先是为它量身打造了一个“家”——一座新的风琴博物馆。“你需要把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困难的不仅仅是搬运过程,还需要尽量保证它到鼓浪屿后能与它在波士顿时的布局、安装一致。”伊恩·韦克利说,我们要体现管风琴的完整性和原创性,希望游客可以多角度接触管风琴,甚至可以走进管风琴里面参观内部构造。

修复过程中,在保持原来标准的情况下,专家们还运用了很多高科技技术,比如,琴的控制系统是电子的,但原先的电路系统老旧严重。修复团队用现代电路系统将弹奏台和管风琴琴体联系起来,以实现自动演奏功能。

“在中国修复西方乐器是一个奇妙的体验。”澳大利亚管风琴修理师凯特·芭特利说,中国人愿意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修复一台美国管风琴,这种对艺术品的珍惜和器重弥足珍贵。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