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从代工名表看中瑞制造:中国表不比瑞士表差

2017-10-17 09:17:5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在浪琴总部博物馆的档案区,记者看到总计超过800本的生产与销售档案,记载着在信息科技革命前浪琴生产的1500万块表的所有数据。据特鲁梅尔介绍,浪琴每天都会接到10至15个全球各地“表友”打来的电话,查询手中持有的表款详情。即使是一百多年前生产的表款,如果坏了也可以拿回来修。展区内还密密麻麻陈列着制表匠预留的替换零件,每个零件都用蜡纸包裹,放在小盒子里。

在制表车间,有不少表匠正在聚精会神地忙着各自的活儿。一名装配工把一个细小得连肉眼都很难看清的零件装到手表上,再不断地进行调试。“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合格率都必须是100%。”家住日内瓦的资深制表匠尤纳斯向记者透露,在瑞士,培养某一工序上的钟表技工需要3年,钟表修理师则要4年。如果是一名掌握完整技术的制表匠至少要5年以上。许多钟表学徒工一面在企业参加实习,一面在学校接受培训。在瑞士钟表业,刚完成学徒阶段的人,月薪一般有四五千瑞郎,工作几年后能有8000瑞郎。掌握完整技术的制表匠月薪甚至超过1万瑞郎。尽管制表匠供不应求,但瑞士7家大的制表学校仍严格把关人才培训,每年毕业人数仅为300人左右。

尤纳斯告诉记者,中国公司目前已经在生产高质量的钟表零件,而拥有大批钟表制造业顶尖人才是“瑞士制造”必须保持的一大优势,这方面中国制造业可以借鉴。瑞士钟表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上世纪60年代,瑞士制表业从业者达到顶峰,1500家制表企业雇了9万人。但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尚存的数百家企业员工总数仅为3万人左右。目前的情形也不错,有5.7万员工就职活跃在制表业的500家公司。如果加上间接与此行业相关的岗位,瑞士目前依赖于钟表业的就业人数达到10万。

谈到瑞士高端手表为何能继续受全球消费者青睐,瑞士苏黎世经济政策学者卢卡斯·贝西曼告诉记者,瑞士人的性格有点沉闷,显得缜密、有节制,做事要求严格,但又很灵巧。

特鲁梅尔则强调,从制表业上看,瑞士人比德国人还要严谨,但瑞士人并非不求创新。上世纪70年代危机后,浪琴就研发生产高精确度模拟石英表。现在,大型制表公司都设有研发中心。与其他国家的手表相比,瑞士手表更懂得宣传。特鲁梅尔向记者透露,在浪琴,销售和研发是公司中支出最大的部门。瑞士钟表工业协会负责人帕什也曾表示,加强“瑞士制造”标签的管理对瑞士钟表制造商的可信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瑞士制造”是个非常重要的卖点——平均算下来,它为售出的每块表添加20%的附加价值,每年为整个制表业创造数十亿瑞郎收入。此外,一些顶尖品牌还会在瑞士官方标准之上,自建全新的质检体系。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