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印度在合作中却有另一番考虑。新上任的印度女国防部长西塔拉曼在宣誓就职时说,她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国防部门的“印度制造”。“印度制造”是印度总理莫迪主推的政策之一,希望能在印度本土制造战斗机、潜艇等,减少对外国军火的依赖。
印度Zee网站9月20日发文指出,美国军工企业为拿下巨额协议,愿意在印度组建生产线,但这些企业希望印度作出坚定的保证,不会让它们失去专利技术。
马尧认为,提供军火成品是一回事,转让技术专利是另一回事,因为在美国看来,向印度单纯出售武器而不转让相关技术,实际上加强了印度对美国的军事依赖,这种依赖可以使美国在对印关系中占据优势和主动;而如果印度获得足够的军事技术,那么美国的地位将因此遭到削弱。
合作掣肘
马尧认为,美国向印度提供军火只是将其作为控制和拉拢的一种手段,如果向印转让军事技术,将不利于美国达到这一目的。
首先,双方在地缘政治领域的利益存在冲突。印度洋是当今世界海权体系的轴心地带,而印度是印度洋沿岸最强大的国家,并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印度海军建设的目标是,从当前的近海防御和区域威慑思想转向远洋进攻战略,通过重点发展战略核潜艇和航空母舰来建立可靠的海基核威慑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力量均衡、结构合理、具备相当威慑力的现代蓝水海军;在控制整个印度洋的基础上,印度希望逐步将战略利益延伸至西起波斯湾、东至南海、南抵非洲的广大海域。这无疑与当今世界海洋霸权国家——美国的地缘政治目标相抵触。
其次,双方军事工业发展水平差异太大。武器装备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保障。印度的军工基础比较薄弱,而美式装备既复杂又精密。购买美式装备后,印度在保障方面可能会受制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