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多国政局震荡 法德轴心不稳 欧洲一体化发展面临考验

2017-10-13 07:56:5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胡春春告诉新华社记者,关于重振德法双轮驱动、推进欧洲一体化,原则上没有人会说不,但对于德国人来说,关键是在整个方案中德国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自2008年以来,德国主导下的欧盟采取紧缩财政政策,在很多经济议题上的对策相对保守,马克龙的提议可能过于激进,德国新政府恐怕不会全盘接受。

欧元区改革议题中,“统一预算”已经是相对温和的建议,尚且很难为德国全盘接受,更别提“欧元债券”了。马克龙深知这一点,此前已表示放弃寻求后者。用英国《金融时报》一篇评论的话说,尽管马克龙画的蓝图很宏大,“在欧元区,默克尔才是发号施令的人,而马克龙也不会和她吵。”

多轨发展或成无奈选项

对于欧洲区域发展的未来,在经历英国“脱欧”冲击、“法德轴心”现动摇倾向之后,专家们主张欧洲决策者们采取更包容的态度,允许多轨发展,一方面降低对法德的依赖,一方面为平息政局动荡和合作机制缺陷赢得时间窗口。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日前提出未来欧盟发展中心,几项主张均暗示无须过度依赖德法两国。

容克在年度“盟情咨文”中称,欧盟已经有了共同预算和议会,没必要为欧元区另起炉灶。他虽然也提议设置欧元区财政部长职位,但认为这一职位应由欧盟委员会负责该领域事务的副主席兼任。有分析认为,欧委会并不想在欧盟一体化问题上丧失主导权。

此外,出于维护欧盟成员间的团结,容克主张未来所有成员都加入目前由19个成员组成的欧元区,而法德认为当务之急是深化欧元区改革,而非给欧元区扩容。

英国智库龙洲经讯的首席经济学家,《资本主义4.0》一书作者卡列茨基撰文认为,欧盟改革要想取得突破,唯一可行办法就是通过采用双轨或“同心圆”的模式,即中心是一个更为政治一体化的欧元区,外围是一个松散的非欧元国家经济联盟。

“但是,这样的双轨欧洲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推进:默克尔能战胜想脱离单一货币的德国民族主义者,马克龙能说服布鲁塞尔的想要所有成员加入欧元区的一体化狂热分子。”卡列茨基说。

半年前的欧盟未来白皮书提到,欧盟将允许那些有意愿的成员国在一些特定领域深化一体化,也就是走所谓的“多速欧洲”之路。当时,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领导人表态支持“多速欧洲”。但以维谢格拉德集团(由捷克、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四国组成)为代表的中东欧国家由于担心遭到边缘化,强烈反对。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