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案例凸显俄语在原苏联地区所面临的窘境。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俄语拥有国语地位,尤其在哈萨克斯坦,俄语与哈萨克语及英语都是必修语言。但据研究集团欧睿国际统计,2016年哈国仅有20.7%的人表示会在家里说俄语,而1994年为33.7%。为让哈萨克斯坦更好地融入世界以及推动哈萨克语现代化,今年4月,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宣布将把哈萨克字母表改为拉丁字母,完成时限为2025年。
相比过去,在哈南部和西部地区,哈萨克语已居绝对优势地位。自2009年起,在哈国销售的各类商品一律用哈萨克语进行标注。今年6月,《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在阿斯塔纳报道世博会期间,与一名年轻的出租车司机攀谈,他说自己平常说哈语,俄语用得很少。
类似“俄语地位下滑现象”相当普遍。去年7月,《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在乌兹别克斯坦出差。在塔什干,街上很多景点用乌兹别克语、俄语和英语同时标出。在人群集中的地方,人们基本用乌兹别克语进行交流。记者注意到,不少当地年轻人能同时掌握俄语和英语。
格鲁吉亚“情况”更严重。如今的格鲁吉亚,只有少数年纪大的人讲俄语,2014年仅有4.5万人将俄语作为母语,很多年轻人在学习英语。有统计称,现在格鲁吉亚讲俄语的人口已降至1.1%。2008年俄格冲突发生后,格领导人曾宣布一个用英语取代俄语作为该国第二语言的计划。
在其他独联体国家,俄语地位较低,或是族际交流语言,或是少数民族语言;在波罗的海国家,俄语被视为外语。据统计,自1994年以来,爱沙尼亚称俄语是第一语言的人口比例从33.3%降至23.4%,在拉脱维亚从40.5%跌至29.8%。俄语在这两国的状况尤其令俄外交部担忧。
在原苏联的东欧卫星国,俄语地位的变化也是“灾难性”的。许多国家已将俄语完全从教育体系中清除。在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文尼亚、波黑、克罗地亚等国,俄语成为第二外语。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东欧高校还有约100万学生学习俄语,但到2011年,在俄语教研室学习的仅剩2.5万人。
“1990年,俄语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程度排名第四,仅次于汉语、英语和西班牙语。2010年,俄语的普及程度排名第六”,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社会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亚历山大·阿列费耶夫写道:“到2030年,俄语可能会被挤出世界普及程度最高的语言前十名。”
新华社莫斯科11月26日电(记者马晓成 张若玄)第四届中国留俄学生俄语技能大赛决赛25日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处举行,18名来自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叶卡捷琳堡等地的中国留学生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