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把握机遇!“中国制造”出海之实战经验谈

2017-09-02 07:00:56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过来人”分享实战经验】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可用“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来概括。记者采访到的多名企业部门负责人就此提出了不少中肯建议。

——转变思想,坚定走国际化、品牌化之路。

李宁公司国际市场系统总监白逢道认为,最重要的是思想转变。身处全球化市场的企业应抓住机会开拓国际市场,致力于打造国际化品牌,才能在持续竞争中保持优势。这绝非一蹴而就的事,要做好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才有机会被国际市场接受。

聚龙印度分公司总经理潘文举认为,有实力的中国企业有必要“走出去”,走到市场前沿,把我们拥有的技术或资源转变成市场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他说:“开拓海外市场不只是从国外赚钱,更重要的是实现企业的思想国际化、战略国际化,这也符合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用工匠精神扭转“中国制造”形象。

潘文举还认为,“中国制造”要想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需要企业和员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只要我们用工匠精神做优质产品,用专业态度处理客户关系,用发展的眼光把握机遇,我们就能不断提升‘中国制造’的形象”。

中国液晶显示屏巨头京东方(BOE)海外业务总经理过超指出,随着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纲领,中国产品正向智能制造的方向发展。这一方面需要中国技术、研发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急需树立中国品牌高端化、智能化形象,展示“中国制造”的研发、设计、生产实力,真正让世界认同“中国制造”,从而推动中国企业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

——充分了解需求,与当地伙伴紧密合作。

白逢道建议,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要充分利用当地合作伙伴资源,坦诚沟通,注意让利,以少走弯路。同时,一定要按国际市场和当地市场规则办事,不要找漏洞、投机取巧。

聚龙南非分公司总经理张殿忠则建议,每一个在国外工作的员工都应根据职业做好充足准备,不断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和习惯,并尽可能与当地人融为一体。

生产都市箱包的马可莱登速卖通平台负责人杨万里还提醒,企业对海外物流成本、商标专利,以及不同国家的政策和税收问题都要提前了解清楚。

此外,这些征战海外的“过来人”还建议企业积极开拓互联网以及线上线下等品牌推广渠道,并希望银行金融服务先行、国家加大知名品牌推广,为企业在国外打拼提供更多助力。(执笔记者:海洋;参与记者:党琦、王沛、刘学、王博闻、张国英)(新华社专特稿)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