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1年,布什政府上台后不久就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发达国家随后效仿退出或削弱减排力度,《京都议定书》的效力因此而大打折扣。但多方专家指出,今日不同以往,美国“退约”短期内可能造成一定冲击,但长期而言,国际社会凝聚的强大共识仍将发挥作用。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巴黎协定》具备广泛支持基础。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促进新能源发展,是各国转变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制约、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低碳发展道路是大势所趋,为了眼前能见的一点利益就逆向而行,只能错失一个新时代的机遇。协定已得到全球140多个缔约方批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82%以上;除美国外,其他发达国家如欧盟和日本等都已重申承诺,将继续坚守协定;即便在美国国内,众多州、市地方政府和企业也表示将继续节能减排。美国一家“退约”,不会改变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大潮。
中国是达成《巴黎协定》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中国既表达了政治意愿,也迈出了实实在在的步伐,保持着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和势头。节能和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广低碳智慧城市、推进气候变化立法……一系列举措正在或即将实施。
《巴黎协定》描绘的绿色低碳发展全球大势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选择相一致,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既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中国勇于承担应尽国际责任的大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