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厕所没带纸咋办?印度人的清洁方式亮了!
印度的厕所问题可谓“恶名远扬”。除了硬件严重不足、露天便溺成风、女性如厕风险大外,国人对其便后清洁程序也是嘲讽满满。
据笔者驻印19个月的观察,相较于国内的“千篇一律”,印度人的清洁方式确实“花样百出”。
大多数刚步出机舱的国人,第一次走进印度机场的厕所,大概都会被墙上挂着的一个小物件勾起兴趣:软软的水管三尺有余,末端小小的喷头闪着银光。
想象一下,初来乍到而好奇心爆棚,手机漫游不畅而无所事事,眼前有如此“稀罕宝物”,你会忍住不把玩一下?然而,巨大水压往往让你措手不及,一场邂逅多以“湿身”告终。
直到这时,你才在早已熟稔的段子里记起印度人的如厕习惯,推测出这东西的具体职责。想想那精致的把手曾被多少人使用,此刻你怕是只想提裤而出,就着洗手台把一双手冲个天翻地覆。
这就是印度厕所的第一花样:专门用来冲PP的喷头。正确的使用方法是:马步扎实,右手持器,喷头对准,最终完成一次直达灵魂深处的别样spa。
图为新德里国际机场的公共厕所。
笔者曾不止一次和印度友人聊起这个话题,不少人反而对“干擦”嗤之以鼻:就这么拿纸抹抹,怎么擦得干净?像我们这样用水冲洗,清洁彻底还能预防痔疮,岂非更高级?
细想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至今笔者都没迈过心里的那道坎。租住的公寓卫生间也装了这小玩意儿,但都被笔者拿来冲洗地面用了。
当然,这小小的喷头也并非存在于每个厕所。假如是在国道旁边,或是村头乡间,哪还有这么高级的装备?不止一次,当笔者全身舒爽完成人生大事,环顾四周:一桶,一杯,无他;桶中有水,杯边有柄,仅此而已。于是乎,右手持杯,左手勾成碗状,剩下的步骤,看客就自行脑补吧。
当然,如果身处国际化大城市,公共场所的卫生间会考虑到外国人的习惯。街边的小餐馆或是咖啡店,通常都会贴心地在卫生间里备好卷纸,让你在悠悠香氛里完成五谷轮回。如果时运不济断了供,去收银台委婉提出,一般都会获得足量供应。
说到这儿,不禁想起近来新德里政府发布的新规,要求部分商业区内所有餐厅卫生间向公众开放,并允许店家每次收取最多5卢比(约合0.53元人民币)的费用。
新规出台之后遭到一些餐厅老板明确反对,他们认为这会增加餐厅经营成本,降低食客的用餐体验。然而“全球两大老牌连锁卫生间运营商”之一的麦当劳“勇担职责”,表示这一举措不会有太多负面作用,反而会提高餐厅的客流量。
这一“开厕令”的背后,是印度厕所“资源匮乏”、卫生意识不高的困境。就算新德里、孟买这样的大城市,在基础设施落后的老城区,飘来的缕缕氨味不停地提醒你,这里生活气息的浓郁。墙角屋后,背身洒水的各年龄男性屡见不鲜。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调查显示,截至去年8月,印度有超过5.9亿人缺乏厕所,约占全国人口的半数。英国非营利机构水援助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同一时段,印度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73人露天便溺,为全球最高。
这样的现状显然令人不满。现任总理莫迪上台伊始就提出了“清洁印度”的计划,提高厕所数量正是其中重要一环。2014年至今,政府已建造厕所3350万个,但距离莫迪提出的至2019年新增1.1亿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
图为2016年5月18日,参观者在位于新德里城郊的苏拉布厕所博物馆观赏展出的古老马桶。
政府之外,印度民间组织也在不断努力。公益组织“苏拉布国际”是印度最早投身“厕所运动”的民间力量之一,其创始人宾德舍沃·帕塔克早在70年代就开始研究适合国情的厕卫装置,并成功发明了用水量极低的厕所,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卫生问题。
该组织还在全国建立了超过7500个公共厕所设施,每天服务人次超千万。2009年,帕塔克凭借为印度卫生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荣获环境届含金量极高的斯德哥尔摩水奖。
顺带一提,“苏拉布国际”在新德里城郊还开设了一间独特的厕所博物馆,收集了历史上各型各类的马桶装置,值得一看。
图为2016年5月18日,“苏拉布国际”创始人宾德舍沃·帕塔克站在位于新德里城郊的苏拉布厕所博物馆前。
不过,硬件建设是一方面,培养用厕意识则是另一场战役。在广大农村,田间地头放飞自我显然要比固定地点来得方便。法不责众也让城市街头的“洒水党”肆无忌惮。如果无法成功树立使用厕所的意识和习惯,“面子工程”怕是莫迪计划的最终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乘飞机出行的上流阶层,如厕习惯也有不小的上升空间。3月18日,搭乘印度航空从新德里飞往芝加哥的340名乘客就遭遇了“膀胱危机”:这架波音777客机上的12个厕所全部罢工,所有人被迫调动全身力量熬过这16小时的旅途。
原来,前段航班乘客扔进真空马桶的“难消化”物品造成了堵塞。印航披露的数据显示,每月公司都会接到30-60起厕所堵塞的报告。从2016年6月5日到8月23日短短的两个多月里,多达14架次国际航班因为同样的原因延误。
在印度常常乘机的笔者,如果不是飞长途都尽量忍一忍。印度航班的厕所就像薛定谔藏猫的盒子,在推门之前,你永远不知道它被前面的使用者污成了什么样子。毕竟,颠簸里扎马步的本事,不是练家子,还就真学不来。(记者毕晓洋,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更多精彩请点击: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