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当前全球大约有40多个国家都面临着债务违约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在追踪73个高负债国家,并估计其中约有60%处于或已经处于债务危机的高风险中。
专家表示,美西方正是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始作俑者。
它们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最多债务,又利用紧缩货币政策和金融投机等手段进行收割,是阻挠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祸患。
“印度洋明珠”变金融黑洞
被誉为“印度洋明珠”的南亚岛国斯里兰卡,正在变成一个金融黑洞。
今年7月以来,斯里兰卡经济状况急转直下。政府已见底的外汇储备甚至无力支付贷款利息。
与此同时,斯国内的通货膨胀不断加剧。斯里兰卡央行行长表示,该国的通货膨胀率将在9月前达到70%的峰值。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与一年前相比,6月份的食品通胀攀升到了惊人的80.1%,其他日用品的价格也迅速攀升。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副所长楼春豪分析说,斯里兰卡经济状况近年来不断恶化,与美国挑动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等外部因素密不可分。
楼春豪
斯里兰卡长期以来的经济结构相对比较单一,产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加上这几年,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等外部因素,对它的旅游业和外汇储备冲击比较大,让本来就比较脆弱的经济结构雪上加霜。种种因素叠加,斯里兰卡从债务危机发展到其他领域的经济危机,再蔓延到政治危机,是这么一个传导作用的结果。
三分之二的低收入国家正陷入债务困境
斯里兰卡绝不是特例。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报告指出,2022年初,五分之三的最贫穷国家处于或已经处于债务困境的高风险中,四分之一的中等收入国家处于财政危机的高风险之中,而且情况正在进一步恶化。
布鲁金斯学会官网截图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乍得、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赞比亚等国都在自己的巨额债务下挣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网截图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主任唐晓阳日前在《金融资本的陷阱:国际债券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报告发布会上指出,202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一个巨大威胁。2023到2025年,非洲预计将有上千亿美元债券到期。
唐晓阳在发布会上发言
国际债券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融资的重要渠道,这一趋势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尤为明显。
而发展中国家发行的国际债券的主要持有方,正是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数据显示,排名前15位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债券认购方全部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它们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券的持有额合计达到全球总持有额的50%,其中美国黑岩集团以最高持有总额度位居认购方榜首。它们大规模持有发展中国家高利率债券,实现对发展中国家第一轮收割。
黑岩集团发布《如何为新兴市场的净零转型融资》报告,深度参与发展中国家投资
今年以来,美联储屡屡激进加息,美元迅速走强,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债券偿债成本上升。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马科斯预测,今年所有与北美金融体系相关的国家都将陷入衰退。“为了面对美国加息,为了吸引资本或防止资本外逃,这些国家不得不进行比美国政府更大的加息。”
马科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江萍直言,加息可能令债务较高的国家陷入债务危机。
江萍
当我们加息的时候,对于这种债务比较高的国家、企业和个人来说,它的债务负担就会大幅上升。同时,如果经济处于滞胀之中,且收入没有增加,就很容易导致国家陷入债务危机,企业和个人也陷入破产。
历史的剧本总是相似的。
20世纪80年代美联储为应对滞胀连续加息,导致拉美国家货币兑美元汇率大大下挫,偿债能力急剧恶化,引爆多国债务危机和经济持续衰退。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表的论文指出,20世纪80年代早期创纪录的高利率是由美联储的行为引起的,这不仅带来了全球经济衰退,还触发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债务危机。
如今的形势更不乐观。
经历疫情冲击的世界经济旧伤未愈,俄乌冲突持续又给世界经济复苏添了新伤。
美国等西方国家一边向乌克兰输送武器,一边对俄罗斯挥舞制裁大棒。粮食和能源的价格上涨和供应冲击加剧许多国家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
智利Pressenza国际通讯社: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正在全球几乎所有地方造成通货膨胀和混乱
不难看到,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美西方利用自身优势地位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系统性“收割”。
美西方凭借其经济、资本实力和美元霸权,通过肆意扩张或收缩货币供给、恶意做空等方式,攫取资源和利益,使一些发展中国家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这才是有关国家落入发展陷阱的真正原因。
斯里兰卡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底,其大部分外债由西方秃鹫基金和银行持有,占近一半。完全由美国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分别拥有斯里兰卡13%和9%的外债。
“全球问题”网站报道截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指出,发达国家应该为发展中国家缓解债务负担采取更有力的行动。
“我们呼吁发达国家及其私人金融机构和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缓解债务负担方面采取更有力的行动,助力世界经济实现包容可持续发展。”
汪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