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烽火熔铸的精神图谱(品味红色经典(18))

无名英雄纪念碑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

七七的号角

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美术工作者将艺术追求融入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大潮,创作出许多彰显民族抗战意志的经典之作。这些诞生于烽火之中的丹青画卷,将伟大抗战精神凝固成视觉史诗,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

不屈意志的视觉表征

纷飞的战火,唤起了广大美术工作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他们将艺术作为“投枪”和“匕首”开展斗争,以不同的媒介、形式和艺术手法,表现保卫祖国大好河山的不屈意志。

一批进步的青年美术工作者,用刻刀和木板创作出大量富有激情、充满视觉张力的经典作品。如李桦《怒吼吧,中国》,以简洁刚劲的刀法和夸张的语言,塑造出一个奋力挣脱束缚、拿起武器抗争的巨人形象。昂首呐喊的巨人,身躯与手臂虽然被捆绑,却如一头苏醒的睡狮,展现出不可遏制的爆发力。艺术家以象征的手法,表现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屈的精神。

许多中国画、油画创作者,也以画笔抒发爱国之情、鼓舞抗战士气。一些擅长描绘动物的画家,以狮、虎、马、鹰等为创作主题,传递奋勇搏击、迎难而上的坚定信念。比如,张善孖也曾以“怒吼吧,中国”为题,创作鸿篇巨制。画面中,猛虎朝同一方向奔去,发出威严的怒吼,凝聚起全民族同仇敌忾的精神力量。

如果说李桦、张善孖等是以象征的手法,吹响奋起抵抗的号角,那么以刘开渠为代表的一批美术工作者,则以写实的语言,奏响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1944年,刘开渠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创作雕塑《无名英雄纪念碑》。在艰苦的条件下,刘开渠饱含激情地塑造了一位端着长枪、向前冲锋的普通战士形象。“他”身背斗笠,穿着短裤,打着裹腿,足蹬草鞋,双唇紧闭,怒视前方。整座雕像形体简洁,情态生动,展现出主人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气节。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