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接受美联社专访实录(4)

人权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具体到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人权实践。就拿抗击疫情来说,国际公认有效的抗疫做法是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隔离14天。但是有的人就是不愿戴口罩,也不愿保持社交距离,照样聚集聚会,隔离也就象征性的3天、5天。中国政府坚持生命至上的理念,将1100万人的城市武汉封了76天,当时还有人指责我们违反人权、限制自由,事实证明我们恰恰是保护了人权。但我们并没有把我们的做法强加于别的国家。既然有人愿意以生命为代价,甚至以死亡几万、几十万人的代价来维护其不戴口罩的权利,维护其所谓自由与人权价值观,那我们也无话可说。回到你刚才的问题,避免因人权分歧影响合作的最好办法就是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互不干涉。

今年是“阿拉伯之春”十周年。当年美国就是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口号对叙利亚、利比亚等国进行干预,被称为“阿拉伯之春”。但是现在十年过去了,“春天”在哪里?看看那里多少人饥寒交迫,多少人无家可归,战乱使他们失去了可以发展的十年。而那些实施干预的人他们真的是为了保护这些国家的人权吗?他们制造的是人权灾难!这个教训很深刻。现在没有人再说“阿拉伯之春”了,因为结果我们看不到“春天”,有的只是战乱、饥饿和难民。我们不能让这种悲剧重演。

森:下面问新疆问题。这个问题好像成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一个很严重的分歧点。去年,美国对6家新疆企业实施了制裁,对新疆的棉花和番茄出口也进行了制裁。想问您这些制裁对新疆的企业和出口有何影响?

乐:问题的关键不是“制裁的影响”,而是“制裁的原因和动机”。美欧一些国家制裁新疆企业所谓的“理由”就是“强迫劳动”,甚至还说“种族灭绝”。但是,证据在哪里?谁裁定的?他们的做法是先扣帽子,认定有“强迫劳动”“种族灭绝”,然后发起制裁,然后再向我们提出要去新疆调查、找证据,这不是典型的有罪推定吗?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