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西江千户苗寨:旅游“金名片”点亮美丽生活(2)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仕江。人民网刘宁摄

“我们这祖祖辈辈、家家户户都是打银饰的,一代传一代,已经数不清传多少代了。”李仕江所在的西江镇麻料村素有“银匠村”的称号,加工银饰已有600多年历史,全村有70%左右的村民从事银饰锻制。“以前我们都是走街串巷卖银饰,景区建成后,有了固定地点,看游客喜欢什么样的,我们就做什么样的。”李仕江说。

“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贫穷曾是西江最难摘掉的标签。

“以前没有柏油马路,没有高速公路,从西江到凯里,绕来绕去需要3个多小时。”唐守成望着不远处相连成片的苗寨,回想过去。现在路好了,交通便利了,1个小时就能到凯里,“发展旅游业后,大家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唐守成笑着说道。

西江人多地少、交通闭塞。数据显示,2005年西江人均年收入只有1431元,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2008年开始,西江千户苗寨在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现有优势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打造旅游景区,大力发展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成为又一张苗族文化“金名片”,旅游品牌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增收。

如今,寨里人都吃上了“旅游饭”,西江成为海内外闻名的旅游景区。

苗族长桌宴。人民网记者李美玉摄

夜幕降临,千户灯火一盏盏亮起,如同散落山间的珍珠。“阿浓苗家”餐馆主人李珍也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她一边招呼客人落座一边介绍:“长桌宴上菜的食材都来自我们周边老百姓,健康又美味。”

李珍经营农家乐餐馆已有13年。景区名气越来越大,寨子也一天比一天热闹,李珍如今已经在家乡开起了几家连锁餐馆。“景区建成后,越来越多游客来到西江,生意特别火爆。”李珍谈起自家的餐馆,“所有人都不出去打工了,在家里就能创业,特别幸福。”

2016年以来,贵州通过大力实施旅游扶贫九项工程,累计助推超过1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增收。其中,西江景区带动就业1.26万人,被评为“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西江千户苗寨。人民网记者寇杰摄

站在寨子里的网红打卡地观景台远眺,绵延的梯田、古朴的苗族传统民居、错落的千户灯火……这是苗族同胞生生不息“雕刻”的杰作,西江千户苗寨“用美丽回答一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