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高义。图片由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对外沟通专员James Evans提供
惊闻傅高义(Ezra F. Vogel)教授去世的噩耗,心里不愿相信,这位哈佛大学里的“中国先生”、美国学界唯一的“中国通”加“日本通”真就这样走了。坐在电脑前,点开以往的采访实录,恍如昨日一样看到,一位驼背、体瘦的老人,弯腰开门纳客,一脸的慈祥微笑,全身的谦和低调。
2020年12月20日,天寒地冻。美国东北部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降雪尚未消融,全美当日新增近22万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严峻的疫情形势仍在持续。月光下,白雪覆盖的大地静悄悄的。内心里,我为因术后并发症而驾鹤西去的老教授默默送行。
认识傅高义教授,源于5年前报社布置的一个任务。彼时,他十年磨一剑完成的《邓小平时代》被视为向西方客观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的重要著作,人民日报做过多次报道。春节前,文艺部“足音”栏目年终回顾版为此约写一篇人物近况。
于是,2015年1月一个飘雨的周末,我驱车从纽约赶赴他位于哈佛大学的家中采访。老教授深谙中国世道人情,他泡茶待客,平易近人,机敏幽默。谈起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老人目光闪亮,脸上漾起孩子般的笑容。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长一次对他的专访,1小时40分钟的时间里,他谈中国的改革开放、谈中美关系、谈写《邓小平时代》一书的动因和写作过程,谈中日留学生、谈他的求学经历和当下研究......他积累丰厚,见解深刻,治学勤勉,70岁退休后,依然笔耕不辍,每天工作8到10个小时。望着他头向一侧肩膀倾斜、颈椎似有问题的模样,我不禁对他的健康状况感到一丝担忧。时年85岁的他却乐观地说,自己40岁开始慢跑运动,67岁改骑自行车锻炼,除了关节炎外身体尚无大病。
随后几年,我又针对南海仲裁问题、特朗普当选、中美贸易争端和中美关系摩擦等问题陆续采访过他。他样貌变化不大,依然潜心研究,著书立说,每年至少一次到中国和日本走访交流,为促进中美关系发展而频频发声。
只是不曾想到,这位研究东亚事务半个世纪的老教授走得如此突然,以至于他的同行故交们也颇感意外和惋惜。两天前,他的学生、美国智库昆西负责任治国研究会东亚项目主任史文(Michael D. Swaine)还发邮件给他。记者日前也曾发邮件预约采访,但不同以往很快得到答复的是,这次一直没收到他的回复,永远也不会收到回复了。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20日晚间发推特宣布“前主任傅高义教授去世”,推文称“他是我们中心真正的守护者,一位博学的学者,一位很好的朋友。”
今年59岁的史文接受记者邮件采访时追忆道:“自从在哈佛大学读博士研究生以来,我与傅高义相识已有40年了。从那时起,他就是一个出色的导师和榜样,总是友善而亲切,非常支持我的研究和活动。”史文至今记得1985年在东京国际会议期间与导师的一次谈话。那时,对于他写毕业论文花费太长时间,傅高义坚定而温柔地敦促他尽快完成,这对他以后的治学态度产生深刻影响,“他是我的良师益友”。
在记者采访过的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专家中,他是唯一一位面对镜头能用中文流畅表达观点的“中国通”。几十年的观察思考和亲身经历,使他在中国积攒了广泛的人脉,对中国产生深入而独到的认识。
他主张美国应以更理性和平衡的方式思考中国,去世前仍心系中美关系未来发展。12月1日,他参加香山论坛研讨会,就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发表看法;7月22日,他在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署名文章《美国的政策正在把我们的中国朋友推向反美民族主义》;4月,他与近百位美国前政府高官、专家学者一同呼吁美国与中国开展合作,共同抗击新冠疫情;去年7月,他与史文等人共同执笔在《华盛顿邮报》网站上刊登题为“中国不是敌人”的公开信......“傅高义教授为促进中美沟通与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做出了不懈努力。”21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称傅高义“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们将铭记他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所做的贡献”。
这也印证儿子史蒂文心中父亲的形象——“一位孜孜不倦、一生都保持活跃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