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参考快评|十年后,他们悲愤地喊出“民主不能当饭吃!”
参考消息网12月17日报道 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西迪布吉德市的街头小贩穆罕穆德·布瓦齐齐因自己卖果蔬的小推车被没收而自焚身亡,引发了大规模抗议。这场被称为“阿拉伯之春”的运动很快便如潮水般席卷阿拉伯世界,导致多个国家的政府如多米诺骨牌般接二连三地倒台,地区局势随之发生深刻变革。
例如,突尼斯总统本·阿里2011年1月14日下台并流亡国外,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于2011年2月11日辞去总统职务。而利比亚反对派在美英法等北约国家直接军事干预下推翻卡扎菲政权,并于2011年10月20日将其杀死。2012年2月27日,也门政治协议正式生效,总统萨利赫退位。
十年过去了,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的“春天”仍然遥遥无期。不过,这场运动的余波依然影响着中东地区。很多运动的亲历者对运动发生后这些国家的发展状况非常失望,甚至认为局势比十年前更加糟糕。由于“春天”并未如愿而至,如今,有多位学者不再用“阿拉伯之春”来形容十年前的那次运动。比如,美国学者诺亚·费尔德曼以“阿拉伯之冬”为名著书描述这段历史,加拿大学者迈克尔·伊格纳蒂夫也认为这一运动遭到“悲惨的失败”。
这些学者对这场运动的定位还是比较客观的。经历了风卷残云式变革的多个国家如今经济低迷,武装冲突不断,民众流离失所。例如,在运动的起源地突尼斯,如今四分五裂的议会无法产生稳定的政府,政治动荡导致经济发展缺乏稳定环境,一些举步维艰的突尼斯人试图以非法方式移民欧洲,还有些失业的年轻人选择加入恐怖组织。据日本《东京新闻》报道,在如今的突尼斯,年轻人的失业率上升至35%左右,有当地民众感叹,“民主不能当饭吃啊”。
资料图片:10月27日,突尼斯西迪布吉德市民众在市中心的穆罕穆德·布瓦齐齐广场集会,要求政府提供稳定的工作。(法新社)
而中东大国埃及,虽然目前政局比较稳定,但经济状况不尽如人意。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埃及作家阿赫达芙·苏韦夫认为,2011年2月那些激动人心的日子已成海市蜃楼。她说:“民众前所未有的贫穷,埃及甚至成了年轻人极力想要离开的土地。”
相比之下,很多国家的情况比突尼斯和埃及要糟糕得多。叙利亚在“阿拉伯之春”后陷入内战,目前仍未平息,导致超过数十万人丧生,600多万人流离失所,大部分沦为难民。利比亚和也门同样也进入了看不到尽头的内战隧道,伴随战乱的同样是民不聊生。
对于“阿拉伯之春”造成的损失,埃及总统塞西2018年1月17日曾经表示,阿拉伯世界发生的“革命”导致140多万人死亡,1500多万人沦为难民,并给相关国家基础设施造成近1万亿美元的损失。
此外,这场运动还带来一个副作用,即恐怖势力崛起,“伊斯兰国”组织利用多国陷入战乱的机会,不断壮大,一度占据了叙利亚和伊拉克大片土地,并在欧洲多地发起恐怖袭击。而且阿拉伯国家动荡还造成大批难民流向欧洲,并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一些欧洲国家的政治生态,致使极右翼政党异军突起,民粹主义抬头。这种政治生态的改变也是引发英国脱欧的诱因之一。
不过,被难民危机和恐怖威胁困扰的欧洲国家也要反省自身在“阿拉伯之春”运动中的作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对这些问题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西方国家在“阿拉伯之春”运动中,不仅鼓动并支持很多国家的反对派反抗政府,而且还直接赤膊上阵。例如,美英法率北约军队对卡扎菲的政府军进行了多轮空袭,扭转了利比亚战局,促成了卡扎菲政权倒台。
这些西方政客“不辞劳苦”地将手伸向异域,打着“伸张正义”“推动民主”“捍卫自由”等旗号,假惺惺装作关心别国人权,对不服从自己霸权的国家,极尽挑唆之能事,四处煽风点火,希望通过策动“颜色革命”,煽动暴力、叛乱等活动,以达到危害别国安全、削弱别国实力甚至颠覆别国政权的目的。目的达到后,那些国家人民的福祉决不在他们考虑之列。
对于西方国家这种虚伪面目,世人也早已认清。有网友就犀利地指出,当美国政客“与利比亚、叙利亚、伊拉克、也门等国(人民)坚定站在一起的时候,这些地方都被夷为平地”。
希望那些热衷干涉别国内政的西方国家和政客能够把目光转向国内,集中精力解决自身的问题,不要动辄对别国事务指手画脚甚至直接上阵出拳。祝愿那些经历动乱后深陷苦难的国家能够早日实现和平稳定,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迎来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