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国分化:疫情冲击下 “居者有其屋”更难了(2)

△洛杉矶街头的无家可归者(图自当地媒体CNS)

首先是低收入家庭的住房缺乏保障。在当今的美国,超过4000万家庭租房,数量已接近二战后的最高水平,有17%的家庭房租占收入的一半以上。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房租是日常最大的一笔开销,低收入群体的压力更大。但是,美国没有一个州能为低收入者提供足够的平价住房(affordable homes),全国范围,“廉租房”短缺近700万套(据“全美低收入者住房联盟”)。

住房压力更多地落在了少数族裔身上。美国普查局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黑人家庭的住房拥有率最低,为44%,比白人家庭低近30个百分点。黑人家庭购房价格也在各族裔中垫底。黑人贷款买房通常要付更高的利息,且被拒的概率更高。根据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的数据,去年有超过13%的黑人家庭申请住房抵押贷款被拒,相比之下,白人为5%。

实际上,美国种族贫富分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住房的分化。美国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的报告认为,如果住房能实现平等,种族贫富差距就会缩小。

另一方面,住房不平等还来自隐形的居住隔离。上个世纪30年代大萧条,美国总统罗斯福推出“新政”,试图重启经济,其中扩大新建住房是其中重要部分。联邦住房管理局(FHA)和房主贷款公司(HOLC)相继成立,为普通家庭提供住房抵押贷款及担保。

房主贷款公司创立了“住宅安全地图”(上图),其中绿色为“最佳”区域,对应的是商人阶层,蓝色表示“不错”,面对白领,黄色表示“工薪阶层”,红色表示“有害地区”,对应的是底层民众,尤其是黑人。联邦住房管理局也推动了居住隔离,将黑人区定义为“风险区”,并拒绝向黑人买家提供政府抵押贷款担保。类似赤裸裸的居住歧视一直延续到1965年《公平住房法》通过以后。如今,尽管公开的歧视已罕见,但受历史沿革、文化以及市场等因素影响,大多数美国都市地区“富人区”与“穷人区”仍界限分明。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