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法加集团的策略师和民意调查师罗伯特•卡哈利强调,在2016年大选前夕,“害羞的特朗普粉丝”形成的选民团体“暗中”给了特朗普很大的优势。
他也预测称,今年将会有更多“害羞的特朗普粉丝”参与投票。“这些人不想被舆论攻击,但他们的数量可能已经大大增加了。”
但根据美国公共舆论研究协会发布的报告,犹豫不决的选民比“害羞的特朗普粉丝”更能扭转民调的结论。
报告称,在2016年选举日前,还有多达13%的选民尚未决定人选,这比2012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而该群体的大多数人最终投票支持了特朗普。
不过,皮尤研究中心主管考特尼•肯尼迪称,2020年的大选不太可能再次发生这种情况。“2016年与2020年之间有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当年我们都不知道两位候选人能成为什么样的总统。”
“人们已经花了4年时间考察特朗普。”考特尼称自己有理由认为,今年这些犹豫不决的选民,不会像2016年那样影响巨大了。
从统计学的角度,大选民调没有显著的准确性,并且民调的准确与否,都只显示某一个时间点的选民倾向。
对此,富兰克林认为,2016年的大选能起到足够的“警示作用”,不应该依靠民调数据来预测获胜者,数据不能完全当成选举结果的参考。
“选民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而不是民调来决定投给谁。”
民调数据还能让人信服吗?
在诸多影响因素下,今年的民调是否还能提供一个较为准确的选举态势?
吸取了2016年的“教训”,今年不少民调机构对样本采集的方式进行修改,根据受教育程度调整权重、平衡不同地理位置的受访者、改变访问方式、减少抽样误差等。
为了让州级民调的结果更为精确,不少机构这次决定延长调查时间至大选前夕,尤其在一些选情胶着的摇摆州,以此获得更为准确的数据。
这些改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2020年民调结果的可信度。
因此,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今年的选情相对上一届更为明朗。即使仍会有不定因素,但最终的误差仍是可以控制的,并且拜登目前的领先优势已大幅降低了民调完全逆转的可能性。
新京报快讯(记者 谢莲)当地时间10月2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娅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特朗普称,“今晚,第一夫人和我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