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小心!中国和巴铁“摩擦增多”背后的舆论战 (3)

环球时报:去年夏天,伊姆兰⋅汗成为新总理时,一些分析称他对中巴经济走廊的态度可能有变。但现在,这样的声音消失了。您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纳西姆:伊姆兰⋅汗是第一次担任总理,他的团队有不少新人,所以需要时间稳定下来,了解政府运行方式,也会花时间仔细了解巴中之间的合作。

与前任相比,伊姆兰⋅汗有些不同的优先关注事项,比如涉及社会领域投资时,他希望有更多对医疗和教育的投资。他认为这样的项目会直接造福普通人。有人试图将他描述得更亲美而非亲中——这不是实情,他已经两次访华,说明他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上与中国沟通密切,而且希望加快步伐。

如今,已经没有人再质疑新政府的对华态度,何况中巴经济走廊不是伊姆兰⋅汗的事,它属于整个巴基斯坦,属于所有巴基斯坦人。每一个巴基斯坦人都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利益相关者。

环球时报:围绕中巴经济走廊,巴国内曾出现过“线路之争”。如今这样的分歧还存在吗?

纳西姆:最初,巴基斯坦不同省份之间确实有一些争议。对于中巴经济走廊这样的项目,人人都想从中受益。当人们还不了解它时,会对其线路有一些困惑和不满。比如报纸上刊登文章称,旁遮普省会从中受益更多,其他省份的人就可能提出抗议。

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问题了,因为中巴经济走廊的干线经过巴基斯坦所有省份,而且还有很多“支线”将众多地区与“干线”相连,所有人都明白自己能从中受益。事实上,一旦主干线上有大量的人与物的流通,就会吸引大量的连接。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主干线附近的居民开始开餐厅、轮胎店、纪念品店。我注意到,在拉合尔、卡拉奇这样的主要城市,餐厅里已经有了中文菜单,街上有中文广告牌,也有当地报纸开始在其中增加一两个中文版面。这是一种新趋势,也是“连接”的一种体现。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