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历史不容忘记!中国驻南使馆被炸20年祭(2)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5月5日刊文,一面老生常谈“美国轰炸大使馆不是挑衅中国”,一面长篇讲述当时“中国的抗议一浪高过一浪”。20年来,美国方面一直宣称该事件起因是“误炸”,但这个理由很难让人接受。

谈及20年前的炸馆事件,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巴比奇教授仍难掩失望和愤怒。巴比奇教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轰炸一个国家的大使馆就如同侵犯其领土,这简直太荒唐!塞尔维亚人对该事件的定性从未改变,它无疑是对一个友好、文明国家的一场袭击。”塞尔维亚与金砖国家合作组织的负责人约万诺维奇告诉记者:“空袭期间大家都睡不好,当有朋友5月8日早上4时给我打电话说中国使馆被袭击时,我非常吃惊。中国是南联盟的好朋友,看到好朋友被袭击,我们的心情是非常悲痛的。后来美国方面说是‘误炸’,我们塞尔维亚人谁都不相信这种说法,直到现在也不信!”塞尔维亚南通社援引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期接受采访时的话说:“北约轰炸中国使馆的事情是意外吗?我不这么认为。”

当地时间5月7日上午,中塞双方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仪式,悼念在炸馆事件中遇难的3位中国记者。垦迪摄

塞尔维亚人无法忘记20年前黑暗的78天,今年已举行数场悼念活动。3月24日晚7时45分,塞全境拉响防空警报,就像20年前一样。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4月19日的一次大型集会活动上表示,塞尔维亚将继续推进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友好关系。

“事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依然持续”

光明日报原国际部主任宋文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20年来,每逢5月8日这一天,报社同志都会祭奠和缅怀许杏虎、朱颖烈士。1999年5月22日,宋文富作为新任常驻贝尔格莱德首席记者启程赴任,作为北约对南联盟轰炸的亲历者,他认为炸馆事件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坚决掌握核心技术、发展国防工业的信心和决心。20年来,“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事实深深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宋文富记得当时曾有报道,国内航空工业的一名老总曾感到耻辱地说,“炸我们使馆的飞机是美国生产的,而我们的烈士遗体竟然还是用美国制造的大飞机运回来的”。他认为,20年后的今天,这一状况已得到极大改观,运-20、歼-20、国产航母、北斗三号等见证着国家的强盛。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