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环球时报赴越南特派记者赵觉珵杨升】在河内“西湖”南岸的柳街坊,有一幢14层的白色红顶高楼分外显眼,这里是越南政府的官方智囊——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以下简称“翰林院”)所在地。作为一家被越南官方明确列在政府机构名单之中的研究院,1953年成立的翰林院不仅承担了学术研究任务,也为越南决策层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提供智力支持。越南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研究机构也设在这里。据介绍,中国研究院是翰林院数十个研究院(所)中唯一以国家命名的分支部门,足以见得越南对越中关系的重视。近日,《环球时报》记者来到翰林院,对越南这家权威学术机构一探究竟。
《环球时报》记者来到翰林院是在一个周五早上,只见院门口的棕色大理石碑上印着翰林院的名称和徽章。大楼内的装饰十分简洁,淡青色的地砖、白色吊顶和办公室的塑料门,令人联想起十多年前中国的装修风格。在楼内的各个研究所中,布置最讲究的是会议室,普遍都摆放有越南前领导人胡志明的半身石膏像。在石膏像的背后悬挂着一块红布,上面缀有金色的镰刀斧头和五角星两个徽章,最上方是一条横幅:“越南共产党光荣万岁。”
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体量均较小的越南,独占一座高楼的翰林院设有30余个分支部门,研究范围涵盖经济、民族、文学、历史、法律,也包括多个国家与地区研究中心。
翰林院的名字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过多次变化,2013年,其名称正式定为“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与之相匹配的是,越南的另一个机构更名为“越南科学技术翰林院”。作为与中国有深厚历史渊源的邻国,翰林院的更名也被普遍认为受到儒家文化影响。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越南问题专家赵卫华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在1905年之前,越南是使用汉字的,越南人对于“翰林”的称呼并不陌生,其古代也设有翰林与翰林院。在与多位越南学者讨论这一改名的缘由后,赵卫华认为,在中国明朝,翰林院是皇帝的咨询机构,越南翰林院的改名也是想强调其为越南党和政府提供咨询的作用和角色。“翰林院在越南是正部级单位,研究人员都是公务员。”赵卫华对记者说,他在与翰林院学者的交流中发现,该机构不少观点和建议确实出现在了越南官方的相关政策之中。此外,翰林院也在国际交往中十分积极,尤其与美国、东南亚地区的学术机构交流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