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存在这些劣势,但苏联在印度洋积聚了强大的海军力量,鼎盛时期多达22艘舰船(其中一大部分用于后勤支援)。但苏联海军的任务与美国海军截然不同。相反,苏联在印度洋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必要性,其中包括对抗美国的核导弹潜艇,阻止美军进入该地区,保护苏联的捕鱼船队,加强苏联的地区影响力,并有可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美国的能源供应。苏联舰队的海上交通线保护能力有限,而其海上拒止能力高度本地化。
北京在印度洋地区有自己的一套战略要务,预计这些要务将决定其存在的性质。这不仅包括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安全,而且重要的是,还包括保护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和资产。
中国海军力量的发展反映出了其中的几个要务。十年来,它一直专注于反海盗行动和友好访问。中国在吉布提的基地现在被用来支持一系列广泛的任务,包括维和行动和支持涉及中国公民的撤离行动。这很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包括保护中国在陆地和海上的经济利益。
这些任务将决定中国的海军存在。例如,我们预计会看到定期甚至永久性地在印度洋部署船坞登陆舰,这将有助于执行从救灾到撤离再到解救人质等许多任务。早晚有一天,我们很可能会看到中国航母偶尔造访。
中国的能力可能会发展为包括有限的应急能力和海上拒止能力,尤其是在西北印度洋,使其有更多的选择来应对局部的紧急情况。但是,任何旨在获得广泛的海上优势以保护中国海上交通线并可能控制其竞争对手海上贸易的努力,都将是一项重大任务,需要多年持续的海军扩张和多种地区军事伙伴关系的发展。(编译/刘晓燕)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我国“造岛神器”出马后,269公顷的海岛在印度洋“拔地而起”!据《人民日报》1月18日报道,本周三(16日),中国与斯里兰卡共同开发的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填海造地工程顺利完工。
新华社南京8月15日电(李国利、魏龙)记者15日从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获悉,我国新一代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7号船已解缆起航,首次赴印度洋预定海域单船执行北斗三号组网卫星等海上测控任务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10日报道称,澳大利亚和日本正加大对印度的施压力度,想让印方同意澳大利亚加入在印度洋的“马拉巴尔”联合军演,从而形成印度、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联合军演制衡中国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