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元现金的“饥渴”,使得美元现钞在黑市上溢价370%。上周六(12日),津巴布韦的燃油价格突然从1.32美元一升暴涨到3.31美元一升,但如果外国游客能用美元现金付费的话则价格保持不变。据当地网友爆料,津巴布韦某加油站由于宣布只接受美元现金,引发了排队群众的愤怒。津巴布韦很多工厂由于进口原材料的成本暴涨,不得不停工歇业。该国著名的食用油和肥皂制造商Olivine上周六表示,由于拖欠外国供应商1100万美元无法还清,该公司暂停生产并安排工人无限期休假。
某国有大行负责对接津巴布韦业务的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表示,最近几年在津巴布韦市面上已经很少看的到纸钞了,大多数交易都是通过电子支付完成。如果想要从自己的电子账户里提取美元现金,则需要支付一笔手续费。
津巴布韦瀑布风光 (受访者供图)
记者注意到,除美国外,全球共有25个国家或地区将美元视为官方货币,意味着这些社会只能被动接受美国货币政策带来的冲击。随着美联储加息的脚步,美元流动性被收回美国国内;而且此前因为经济制裁等因素,很多美元资金无法进入津巴布韦,使得津巴布韦极度缺乏美元现金。
通胀之苦:牛奶鸡蛋每小时都在涨价
对于津巴布韦的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未必会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接本国新货币的发行,因为过去恶性通胀的回忆实在太过惨痛。
2008年,津巴布韦创造了和平年代人类货币史上最严重的通胀,全年物价上涨了约50亿倍(是的,你没有看错)。2009年2月,津巴布韦被迫宣布货币改革,直接将货币面值删除12个0,即1万亿第四代津元才抵得上1个第三代津元。即使这样,津巴布韦当时还是要推出100万亿巨钞,如此惊人面值的钞票也在发行4个月后就“不堪重任”,退出了流通。
当地人曾对纽约时报回忆起那段岁月,“鸡蛋、蔬菜、水果、牛奶每个小时都要涨价,极端的时候甚至几分钟涨一次。”由于本国货币还没有纸张值钱,当地居民甚至将手里的巨额钞票当做纪念品卖给外国游客,换来的美元要远远超过货币的面值。
纸板上写着“挨饿的亿万富翁” (图片来源:Youtube截图)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津巴布韦元甚至比美元还要值钱!
作为英国前殖民地,资源富饶的津巴布韦在独立之初一度风光无限,首都哈拉雷的国际知名度在当时甚至远超南非的约翰内斯堡。1983年,第一代津元与英镑1:1挂钩,只需要0.678津元就能兑换1美元。
而到了2009年2月津巴布韦货币改革时,津巴布韦元的币值只相当于最初的2乘以10的35次方分之一了!
上述国有大行受访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表示,恶性通胀当时极大地损害了津巴布韦普通平民的利益。因为如此严重的通胀几乎相当于抹平了一切债务,而有能力借债的只有少数富人,大部分普通人只有微薄的银行存款,资产价值被通胀吞噬了很多。
摆脱美元,未来将拥抱人民币?
2009年1月29日,津巴布韦宣布允许当地人使用任何其他国家的货币开展业务。2009年6月30日,津巴布韦本国货币退出流通。
出于保值需求,当地人将能找得到的外国货币都当做了硬通货,其中包括美元、英镑、南非兰特以及博茨瓦纳普拉等世界主流储备货币以及非洲南部流通较广的币种。到了2014年1月30日,津巴布韦央行又宣布接受人民币、日元、澳元和印度卢比作为该国的流通货币,成为世所罕见的9种外国货币同时流通的国家。
津巴布韦首都附近 (受访者供图)
津巴布韦政府打算一年内推出新货币,结束9年多来无本国货币流通的局面。 津巴布韦2009年经历恶性通货膨胀,不得不弃用本国货币,转为流通美元、英镑、南非兰特等外国货币
新华社哈拉雷8月24日电(记者张玉亮)津巴布韦宪法法院24日作出判决,驳回反对党关于总统选举结果的起诉,裁定执政党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民盟)候选人、现任总统埃默森·姆南加古瓦胜选的结果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