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学者:美习惯"当老大",要它接受中国崛起非常痛苦(3)

环球时报:眼下中美经贸摩擦进入90天“休战期”。您觉得双方在最终期限前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有多大?

艾利森:没人知道。但我确信,中国政府十分希望达成协议并正为此做出巨大努力,特朗普总统也希望取得成绩,所以双方很可能达成某种协议。届时要么进一步延长“休战期”,要么改变或调整关税。中美很可能获得暂时的胜利。但我认为,从长期来看,这些问题在可预见的将来会再次出现并继续恶化。除非美中两国为双边关系找到一条通往新的战略逻辑和新型大国关系的途径,找到一些新想法。

修昔底德陷阱”是一种长期不断跌落的趋势,并非是起起落落

环球时报:正如您《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一书中提到的,中国领导人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修昔底德陷阱”,并显示出愿意从历史案例里汲取经验教训、避免悲剧重演的意愿。美国政界高层人士,尤其是特朗普,对该理论持什么态度?

艾利森:我没有信心谈论特朗普总统,因为我从未就此话题与他交谈。但我可以说,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熟谙“修昔底德陷阱”,非常担心该陷阱可能带来的后果。我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也交谈过多次,他对这一理论非常了解,并对此持谨慎、严肃的态度。还有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福德、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中国事务的主管马特·波廷格对此都有深入理解。我认为,特朗普政府对中美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能性已经非常清楚。特朗普并不热衷阅读历史,但他有“求生”的本能。我希望这个基本概念正在深入人心。

环球时报:过去两年来,中美关系一直像坐过山车。您认为原因是什么?“修昔底德陷阱”能否解释这个现象?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