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挪威沉没护卫舰有救了 这还得感谢“中国制造”

原标题:视界|挪威沉没护卫舰有救了!这还得感谢“中国制造”

这几天,“中国制造”登上了挪威的新闻网站,竟与该国宙斯盾舰沉没事故有关。

11月8日挪威海军护卫舰“黑尔格·英斯塔”号在参加完军演后,在挪威海岸与一艘油轮发生严重碰撞事故后沉没。

▲发生事故的挪威海军护卫舰

为能够最快“拯救”这个宝贝并送到海军基地,挪威赶忙请来两艘大型浮吊船“拉姆比兹”号(Rambiz)和“格列弗”号(Gulliver)进行打捞作业。

▲两艘浮吊船抵达打捞现场。

据新闻网站“heavylift news”11月27日消息,“拉姆比兹”号已经在现场准备升降作业,“格列弗”号在旁待命。

▲“拉姆比兹”号准备作业。

挪威当地媒体注意到,虽然这两艘大型浮吊船来自比利时的一家海上打捞公司,但它们实际上出自中国之手。

参考视频查询打捞公司官网后发现,这两艘万吨级浮吊船均由豪氏威马(中国)有限公司建造,船体是在中国江苏启东的造船厂生产建造,而起重设备则是在厦门完成安装,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制造”。

▲官网材料中显示两艘浮吊船为同一家中国公司制造。

其中,参与作业的“拉姆比兹”号被船舶资料网站称赞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浮吊船,该船拥有两台巨大的起重机,起重能力分别为1700吨和1600吨,灵活性强,不论是深水和还是极浅水域都可以进行作业。

▲“拉姆比兹”号在海上作业。

据悉,“拉姆比兹”号主要是为了完成海上油气探测设备安装、拆卸,以及保障海上风力发电场设备等任务。此外还可进行其他海上重型起重作业,包括参与跨海大桥建造、海底清障等,因此这次打捞沉没的护卫舰可谓得心应手。

▲“拉姆比兹”号可以提升巨大的不规则组件。

而“拉姆比兹”号的“升级版”--“格列弗”号更厉害,其额定起重能力达到4000吨,还拥有3000吨额外载重量。

▲“格列弗”号

然而,在中国浮吊船“家族”中,“拉姆比兹”号只能算“小吨位”级别。目前世界最大的单臂浮吊船“蓝鲸”号也是纯正的中国血统,其起重能力达到7500吨,也就是说可以轻而易举吊起法国埃菲尔铁塔。此外据专家透露,中国正计划建造起重能力达两万吨级的巨型浮吊船,主要用于海洋钻井平台运输,是真正的海事工程“大力士”。

▲正在作业的“蓝鲸号”

其实,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人总会将中国造船业与低附加值联系起来,但如今这种看法已经过时。韩国《亚洲经济》指出,

中国造船业正逐步转向豪华邮轮等高附加值造船市场,在邮轮市场接订单接到手软。

据悉,目前中国已具备三大主流船型(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的自主研发能力,且船舶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数据显示,

2018年上半年中国船舶业的新接订单、手持订单和完工量均高于韩国和日本两大传统造船强国,位居世界第一。韩国产业研究院甚至预测,再过个两三年,韩企就会在造船技术方面被中国赶超。

▲中国江苏,港口造船企业繁忙景象。(视觉中国)

毕竟,一系列“世界之最”及“亚洲之最”船舶的建造已让外界对中国造船业刮目相看。

2018年9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开始着手建造中国第一艘续航力居首的海上救助打捞船。据香港《亚洲时报》报道,这艘深潜船身长177米,载重1.3万吨,是同类船只中体量最大的深潜船之一,预计能将中国的深海作业能力从3000米拓展到6000米,标志着中国海上打捞和勘探的新深度。

2018年6月,经过为期近4天的海上航行,首艘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成功完成首次试航。因为该船每小时挖掘的海底混合物可填满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半米深的坑,用“削岩如泥”来形容毫不夸张,因此被称为“造岛神器”。英国广播公司称其标志着中国实现了该船型关键技术的突破,大幅提升了中国疏浚业的核心竞争力。

▲“天鲲号”出海试航。(视觉中国)

2018年1月,中国公司承建的超大型40万吨矿砂船顺利下水,该船是目前世界最大、技术领先的船舶产品,甲板面积相当于三个标准足球场,排水量超7艘辽宁舰(中国第一艘航母)。

▲全球最大吨位矿砂船

英媒这样评价中国的造船业发展:从整船进口,到国外设计国内建造,再到国内自主设计建造……这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过程印证了中国造船业这些年发生的巨变。总有一天,中国在自主研发方面将从中国“制造”晋升为中国“自造”。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