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未感觉到什么紧张气氛。”冯松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对局势有一定担忧,但当地华人比较乐观,“中国海军军舰就在亚丁湾,这是我们的定心丸”。说到卡塔尔如今社会整体状况,冯松涛表示,“当地政府、公司、银行和学校都照常运作,虽然有不少人开始囤货,但总体来说,秩序一切都好”。
上述在卡塔尔工作的中国人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5日,也就是断交潮发生的第一天,卡塔尔各大超市出现抢购大米、面粉、肉类、食用油、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现象,面包和牛奶甚至出现脱销,但并没有出现疯抢等混乱状况。
卡塔尔位于海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其西、北、东三面被海湾包围,南部与沙特接壤,与沙特的陆路边境成为进口物资的主要通道。据上述在卡塔尔工作的中国人介绍,该国90%的食品和生活物资依靠进口,其中40%来自沙特。所以沙特宣布关闭边界后,当地人首先去超市囤积物资。在他们看来,卡塔尔之后可能不得不选择空运、海运等运输物资的方式,这样的话随着成本提高,物价也有上涨的可能。与此同时,卡塔尔的银行自助取款机前有不少民众在排队取钱,一方面是为了购物方便,另一方面是以备不时之需。
卡塔尔断交风波自然成为当地人关注的焦点。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在该国社交媒体上,这两天出现了两大热门话题:一个叫做“我们都是塔米姆·本·哈马德”,力挺卡塔尔埃米尔的;另一个则是“卡塔尔的统治者不代表人民”,这部分人希望政治与生活应该分开,政治对民众的生活不应造成太大影响。
说到卡塔尔,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油气资源丰富、有钱。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2016年,卡塔尔天然气储量约24.5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已探明石油储量约25亿吨,居世界第13位。石油输出国组织数据显示,2016年,石油和天然气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5%,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占该国政府收入的70%。
依靠油气资源,卡塔尔在美国《全球金融》杂志的排名中被列为最富裕的国家,人均GDP高达12.97万美元。不过60年前,这里还是赤贫之地。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卡塔尔外交政策专家大卫·罗伯茨撰文称,上世纪50年代,卡塔尔人口大约2.5万,当时这个国家的核心产业——采珠业和渔业在竞争中遭重挫,经济陷入衰退。不过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石油收入渐渐“渗入”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