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中国欧洲将扛大旗?(2)

2017-06-02 08:20:17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在特朗普宣布决定后,美国匹兹堡市长Bill Peduto转发了斯派塞的推特,怒怼特朗普和白宫发言人:作为匹兹堡市市长,我向你保证,我们会追随《巴黎协定》的指导方针,为了我们的人民、经济和未来。

巴黎气候协定如何退出?

美国是在去年与中国共同批准巴黎协定的。《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规定,签署国只能在正式加入后三年才能申请退出。在申请一年之后,退出才能生效。

也就是说,按照巴黎协定的规定,美国最终退出要到2020年11月,那时距离特朗普结束第一个总统任期还剩两个月。

签署国也可以选择退出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保护框架公约》(UNFCCC),并以此方式退出巴黎协定,因为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制定的。与巴黎协定的规定不同,UNFCCC的签署国随时可以宣布退出,一年之后生效。

因此,特朗普政府面前有3种退出的形式:一是直接退出《巴黎协定》,但按规定,这也许要等到2020年才能生效;二是特朗普政府宣布《巴黎协定》是需要参议院批准的法律条约,但参议院肯定不会投票通过;三是《巴黎协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应对气候变化文件,特朗普政府直接退出公约。

白宫发布的声明,特朗普表示

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除非有利于美国的商业、劳工、人民和纳税人。

美国成为第三个拒绝《巴黎协定》的国家

2015年12月12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195个与会国家和欧盟代表一致通过了《巴黎协定》,携手对抗气候变化。迄今为止,在全球的197个国家之中,《巴黎协定》已经对其中147个国家生效。另有48个签约国尚待批准协定,只有尼加拉瓜与叙利亚两个国家没有签署协定。此次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美国加入尼加瓜拉与叙利亚的阵营,成为全球第三个明确拒绝加入对抗气候变化阵营的国家。

《巴黎协定》旨在通过改变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对抗气候变暖。《巴黎协定》为世界各国定下了一个“硬指标”:以工业化之前的世界气温为基准,把全球平均温度升幅控制在2°C以内,或者更进一步,将气温升幅控制在1.5°C以内。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下降到400亿吨,尽快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再不上升。缔约国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特朗普对地球说:滚!(赫芬顿邮报头条截图)

美国退出不算意外

去年选举期间,特朗普曾多次宣称全球变化是骗局,并威胁要退出《巴黎协定》,曾表示,将在上任100天之内“取消”巴黎协定。现在距离这一期限已经过去一个多月。

上周末G7峰会后,特朗普又放出退出气候变化协定的风声。

5月27日G7峰会结束后的联合声明中,特朗普打破其他六国的共识,称美国正在重新审查巴黎气候协议。特朗普27日当天还在Twitter上表示,“我将在下周(注:本周)对巴黎协议做出最终决定”。

也是在G7峰会后不久,华尔街见闻援引美国政经新媒体Axios消息称,特朗普已在私底下告知美国环保署(EPA)局长Scott Pruitt等人,他希望退出关于气候变化的巴黎协议。

目前共有包括巴勒斯坦自治区在内的196个国家宣布支持《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参与协定的发达国家将提供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完成能源转型,增强防御气候变化的后果。发达国家已经承诺在2020年之前为此每年出资1000亿美元。但特朗普已暗示,他领导的美国不会实践出资承诺。

中欧有望联手

中国和欧盟分别是全球第一和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地,美国的排放量位居第二。尚未签署通过巴黎协定的最大排放国是俄罗斯,其排放量位居全球第五,排在印度之后。

昨日华尔街见闻提到,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第十九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将于本周五推出执气候协议之牛耳的联合声明,中欧认为全球能源系统转型“势在必行、无可逆转”,双方愿意共同捍卫巴黎气候协定的历史成果。

文章称,中欧将在电动汽车、能效标识和绿色创新科研等领域合作,并改善互联电力系统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将同意向中国提供1000万欧元的资金,用于支持中方今年即将推出的全国性碳排放交易系统。

中欧双方将在声明中表示,打击气候变化、改造全球能源系统,是促进就业、增进投资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双方还将联手帮助全球最贫穷的国家和地区发展绿色经济,以增强发展中国家对巴黎气候协定的继续支持。

也是在昨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挑战,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置身事外。无论其他国家的立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中国都将加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认真履行《巴黎协定》。

华盛顿邮报头条:特朗普将美国拽出历史性的巴黎气候协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