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洛克菲勒去世。当地时间3月20日早间,美国著名银行家和慈善家、亿万富豪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在位于纽约Pocantico Hills的家中于睡眠中安详地去世,享年101岁。
这位世界最年长的亿万富翁出生于1915年6月12日,是“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的最后一个孙子。大卫·洛克菲勒曾担任投行摩根大通的前身大通曼哈顿银行(Chase Manhattan Bank)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控制大通曼哈顿银行十余年。大通曼哈顿银行长期以来也被称为洛克菲勒银行,虽然该家族从未拥有超过5%的股份。
洛克菲勒家族与美国乃至国际政经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美国首屈一指、最声名显赫的家族之一,迄今为止已经繁盛了六代。从洛克菲勒家族神话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1870年创立标准石油公司(1911年被拆分成34个独立公司,后演化出埃克森美孚等当今最强大的石油公司)开始,这个家族逐渐建立起庞大的石油和银行事业,形成了名符其实的商业帝国。而后,洛克菲勒家族又广泛涉猎慈善、教育、国际文化交流领域。
《纽约时报》评论称,在这个快速沉寂的家族中,大卫·洛克菲勒可能是最后一个在世界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成员。
“从未有人像大卫·洛克菲勒一样,在如此长时间内为纽约市的商业和市民社会做出如此多的贡献。”前纽约市长、亿万富翁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听闻大卫·洛克菲勒的死讯后说道,“我欣赏他很久了,从他担任前纽约市长拉瓜第亚(Fiorello La Guardia)只领象征性薪水的秘书开始,大卫·洛克菲勒就一直对这座城市尽心尽力。在我担任纽约市长时期,他随叫随到。”
不过,大卫·洛克菲勒的地位远非任何公司职位可以概括。在华盛顿、在异国首都、在纽约市政府的走廊、在艺术博物馆、在大学和公立学校,人们都可以感受到其影响力。这位慈善家有生之年捐赠近20亿美元,据福布斯(Forbes)报道,他的财产受益人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New York's Museum of Modern Art)、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 University)、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美国社会与对外关系委员会(the Americas Society and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等。
大卫·洛克菲勒自2004年7月开始担任洛克菲勒家族“族长”。他头顶光环,虽然长寿,却不得不目送亲人一个个离世。他的5个哥哥姐姐数年前接连去世,他的儿子、时年65岁的理查德·洛克菲勒2014年6月驾驶一架小型飞机时不幸坠机身亡。
父亲教会他:位高则责重, 财富属于上帝,他们只不过是管家
1915年6月12日,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大卫·洛克菲勒在纽约曼哈顿出生,他出生的那套9层住宅楼当时堪称纽约最大的私人住宅。大卫·洛克菲勒的母亲阿比·洛克菲勒(Abby Aldrich Rockefeller),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父亲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Jr)从其父亲手中继承了巨额财富,但他对此并不感兴趣,反而总是很紧张并为此感到折磨。作为父亲,他仍教会他的孩子们位高则责重和努力工作的责任感。
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共有6个子女,最大的是女儿芭布斯,其他的都是男孩。大卫·洛克菲勒的兄长尼尔森·洛克菲勒(Nelson A. Rockefeller)曾成功创下4次连任纽约州州长的惊人纪录,1974年,福特总统任命他为美国副总统。
年幼时,大卫·洛克菲勒会被要求做家务。在韦斯特切斯特的乡村庄园,7岁的他在一天时间内用了整整8个小时来清扫3400英亩(约为13.8平方千米)的落叶。在缅因州,洛克菲勒家族有一个避暑别墅,他徒手拔杂草,每一株杂草赚一便士。他的父亲要求将支出的每一笔费用都详细地记录在账本中。这个习惯从老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Sr.)那便传承下来,老洛克菲勒在已经能赚数百万美元时,依然会把赚得的每一便士记录下来。
“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教育他的儿子们,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属于上帝,他们只不过是管家。”1962年的《时代》杂志如是报道。
富豪洛克菲勒去世。二战期间,大卫·洛克菲勒参军入伍,但他不能忍受和一个臭哄哄的马倌住一个宿舍。他告诉《时代》杂志:“我不能呼吸。”接着,他申请军官培训。凭借一口流利的法语,他被委以北非的情报工作。巴黎被解放后,他在重新设立的美国大使馆工作,汇报法国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情况。
1945年,大卫·洛克菲勒进入大通银行,并在银行业迅速崛起。1961年时,他已经是大通曼哈顿银行(1955年,大通银行与曼哈顿银行合并成立大通曼哈顿银行)的主席,并和时任董事长的乔治·钱皮恩(GeorgeChampion)一起担任大通曼哈顿银行的联席首席执行官。在海外扩张问题上,钱皮恩认为银行在国内的业务更为重要,洛克菲勒与之发生了分歧和冲突。1969年,当洛克菲勒取代钱皮恩成为董事长和唯一的首席执行官时,他将银行的业务扩大到几乎每一个洲。他曾说,他个人的外交策略,是和国家元首见面,这对大通银行的长远利益来说至关重要。
出访时,外国元首对大卫·洛克菲勒的接见常常是国家首脑规格。无声佐证其权力的是他的名片盒,里面分类装有15万名他曾经以银行政治家身份见过的人的名片。为了能装下这些名片,他的办公室专门空出了一个房间。
20世纪70年代,大卫·洛克菲勒与时任的埃及总统萨达特、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及中国总理周恩来见面,帮助大通曼哈顿银行成为首个在上述国家开展业务的美国银行。如其所述,他为美国和大通银行的经济利益奔走于全球,也为国际金融事务和美国外交政策出力。
尼克松访华打破中美两国之间的坚冰后,大卫·洛克菲勒在1973年来到北京,拜会了周恩来总理,双方在深夜会谈了两个多小时。访问结束后,大通银行成为了中国银行在纽约的代理行。
到了1976年,大通曼哈顿银行的国际部门贡献了其1.05亿美元营业利润中的80%。但这并不是彰显了洛克菲勒在拓展银行海外业务上的能力,反之突出了该银行在美国国内的落后表现。从1974年到1976年,该银行的利润下降了36%,而它最为强劲的竞争对手们——美洲银行、花旗银行、汉华银行、摩根大通的利润都增加了12%-31%。
也曾有人为此指责大卫·洛克菲勒在海外度过了太多时间,忽视了在大通银行的工作,并非积极进取、有远见的管理者,导致大通银行远落后于花旗银行等其他竞争对手。大卫·洛克菲勒在其自传中写道:“有很多人说这些活动是不恰当的,会受到我在银行所担任的职责干扰。我完全不赞同。”对于他“所谓的外部活动”,他坚持认为,“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全球声望上,都给大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在大卫·洛克菲勒之友、曾任大通银行主席的约翰·麦克洛伊(John J. McCloy)看来,“他不会作为一个伟大的银行家而名垂青史,他将作为一个真正有个性,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且忠诚的人载入史册。”
90多岁时还保持着会累坏年轻人的工作节奏
1974年的经济衰退一度重创大通银行,在低迷的房地产行业,该银行的贷款组合异常庞大。此外,相比1970年代中期的其他银行,大通银行拥有更多和纽约有关的担保,而当时纽约已经处在破产的边缘。在几个主要的银行中,大通银行有着最大的不良贷款组合。
在1974年,大通银行还陷入了一起丑闻。内部审计发现,大通银行的债券交易账户被高估了3400万美元,于此同时损失却被低估了。最终,1500万美元的净收入流失使得银行的形象受损。在1975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美国货币监理局将大通银行列为“问题”银行。
大卫·洛克菲勒一边力挽狂澜试图扭转大通曼哈顿银行的衰落,另一边还解决了纽约市的金融问题。他参与纽约市政事务最早可追溯到1960年代早期,他提议建一个世界贸易中心。
1961年,他力促大通曼哈顿银行在华尔街落成了64层的总部。这笔巨大的投资盘活了这个金融区,也让世贸中心项目得以继续推进。
1980年代中期,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和无节制的市政开支,纽约面临严重的财政赤字。大卫·洛克菲勒牵头联邦、纽约州和纽约市官员及纽约商界大佬共同出台经济计划,最终化解了纽约的财政危机。
与此同时,大通曼哈顿银行的业务也步入正轨。到1981年,他和他的副手Willard C. Butcher让银行满血复活了。也就是这一年,他把主席之位让给了Butcher。
从1976年到1980年,大通曼哈顿银行的收入翻了一倍以上,并在作为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资产回报率上超过了对手花旗银行。1981年后,尽管大卫·洛克菲勒已经从领导层退下来,他继续扮演着银行的“外交官”角色。如果他认为美国官员的政策错了,他会毫不犹豫地予以批评。
洛克菲勒家族的慈善事业也在大卫·洛克菲身上得以传承。在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和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先前联合发起的“捐赠承诺”行动中,大卫·洛克菲勒承诺将自己过半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
晚年时,大卫·洛克菲勒试图恢复其家族在纽约地标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的影响力。20世纪80年代,洛克菲勒中心绝大部分卖给了日本投资者,由大卫·洛克菲勒牵头的一个投资团队买回了其中45%的股份。
在耄耋之年,身家达27亿美元(2012年估值)的大卫·洛克菲勒越发热衷于慈善事业,对外捐赠了数千万美元,主要对象有哈佛大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他祖父1901年创立的洛克菲勒大学。
即使在90多岁的时候,大卫·洛克菲勒也保持着会累坏年轻人的工作节奏。一年中有大半年,他都在代表大通银行、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三边委员会满世界跑。
2002年,87岁的大卫·洛克菲勒成为洛克菲勒家族中第一个出版自传的人。当被问及为何要这么做,他用一贯低调的语气说道,“哦,我就是突然想到我这辈子还挺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