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驱逐大使,召回大使、驱逐次一级的外交官,这些外交战偶尔也会在国际上发生。
比如今年1月初,为抗议韩国民间团体在日本驻釜山总领事馆前设立慰安妇少女像,日本政府宣布召回日本驻韩国大使长岭安政。
直到现在,长岭安政都还在日本待着,并没有收到回韩国的通知。
去年12月底,因指责俄罗斯通过网络干预美国大选,奥巴马签署行政令对俄采取一连串措施,包括驱逐35名俄罗斯外交官并关闭纽约和马里兰州两处涉嫌被用于俄罗斯情报活动的设施。
中国外交部礼宾司前代司长鲁培新当时在接受外事儿(微信ID:xjb-waishier)的采访时就这么评价驱逐外交官的行为:
驱逐外交官在两国关系中是较大行动,属于破坏两国关系的升级行动,一般会以某个影响两国关系的事件为借口。
朝鲜和马来西亚会断交吗?
朝马两国的外交战发生到这一步,公众的关注焦点已经变成:两国会断交吗?
就在昨天,纳吉布在参加议会活动时被问及马朝两国会否断绝外交关系,他没有作出明确回答,而是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会一步一步来”。
对此,外事儿(微信ID:xjb-waishier)请教了社科院东南亚问题专家许利平,谈了谈他的看法。
1.用限制对方国家公民、外交人员离境的方法处理国际冲突,是否符合国际法的相关要求?
根据《维也纳公约》的相关规定,外交人员享有豁免权,在没有任何法律证据的情况下进行扣押是违反国际法的。
对于普通的公民而言,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定,在有法律证据的前提下,可以对相关人员扣押三次,每次7天,一共是21天。但若超过21天,就必须出示确凿的法律证据才能正式扣押,没有任何证据的扣押是非法的。
2.朝马双方是否有断交的可能?
从目前来看,两国断交的可能性不是太大。
对朝鲜而言,如果与马来西亚断交,可能会引起“多米诺骨”效应。东南亚国家是朝鲜突破外交封锁和孤立的重要平台和一环,而马来西亚作为东盟重要的成员国,在朝鲜外交政策中有重要的地位。如果与其断交,对朝鲜来说应该是“弊大于利”。
同样,对马来西亚而言,目前还没有必要走到这一步,毕竟还不到这个时候。马来西亚和朝鲜保持外交关系,会成为它在多边外交场合中重要的一张牌。
3.两国关系未来可能会怎样寻求缓和?
应该是“以时间换空间”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事件会被人们淡忘,很有可能是这么一个过程。
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西方国家会参与进来,这样后续的发展也许会超出两国可以掌控的范围。这样对朝鲜的负面作用会更大。所以朝马双方对这个问题都会有一个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出现一些妥协的空间,这是有待于观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