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俄罗斯《消息报》刊发报道称,美国国防情报局前局长迈克尔·弗林表示,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发挥着根本性作用,不应再将其“孤立”。俄罗斯启动对“伊斯兰国”(IS)空天打击已近两个月,回望这场由空天打击引领的政治军事仗,人们看到的是俄罗斯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军政配合、内外互动的策略运用。空袭一举达成多重战略目的,向世界展示出俄罗斯有勇有谋有节的新形象,在政治、外交、军事3个层面均有亮点。
政治筹谋——
探索大国博弈新思路
近年来,俄罗斯迫切需要一个机遇,从集合油价下跌、卢布贬值、乌克兰危机和西方制裁四大挑战的战略困局中解套。为了抓住这个机遇,普京政府明知中东是个乱局,也选择冒险与美西方展开强势博弈。回顾俄罗斯历史,它不习惯卧薪尝胆和韬光养晦,更擅长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是这一回,俄罗斯没再展现“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民族性格,更加稳妥行事。
以下棋来比喻,俄罗斯发动此次空天打击的特点就是:谋局在先、开局果断、手法灵活。空袭IS是盘大棋,俄落棋虽在中东,谋的却是“国家复兴”的大局。
谋局在先,指的是政治安排明确,也就是支持叙利亚巴沙尔政权。长期以来,俄罗斯将叙利亚视为巩固势力范围、捍卫地缘战略利益、拉住中东小伙伴、截击车臣极端分子回流、策应乌克兰东部局势等战略目的的关键。
10月20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访问俄罗斯,普京在会谈中再次重申,俄罗斯是应叙利亚政府和人民的要求才介入该国反恐事务的,在打击恐怖主义这一问题上,俄罗斯将继续竭尽全力,不仅在军事行动层面,同样也会在政治层面给予支持。
开局果断,指的是战略决策时机把握好、决策速度快。俄军事行动开始前,美国主导的国际反恐联盟已空袭IS一年有余。事实已经证明,美国主导的反恐行动使地区局势更趋复杂,叙利亚、IS等地区问题的外溢效应加剧。俄罗斯选择在这一时间用兵叙利亚,不仅占据了道义制高点,还赢得了欧洲及中东多国欢迎,更为叙利亚政府“雪中送炭”,巩固了俄叙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因此,普京利用9月底参加联合国成立70周年峰会的时机协调大国立场,返回莫斯科后立刻召开俄联邦安全会议,4小时取得俄杜马上院全部162名议员的支持,6小时后便开始了空袭,从决策到行动之快,出乎不少人意料。
手法灵活,指的是俄利用多个平台、管道和机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外交斡旋和国内宣传,其结果是国内民意一边倒拥护出兵决定,国外也收获不少配合与支持。空袭展开前,叙利亚正式邀请俄出兵反恐,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与俄罗斯组成4国反恐情报中心为空袭提供信息支援,伊朗开放领空帮助俄罗斯预置兵力等。应该说,俄罗斯做出用兵叙利亚的决定,非常契合普京“果断务实”的治国风格与俄罗斯“国事为大”的民族心理。
战略运用——
依据政治安排设计战争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流血的政治。”如果没有明确的政治安排,打的就是糊涂仗,血也可能会白流。政治安排是决定开战与止战、用兵规模强度与方式的根本依据。只有开战、没有终战,就可能重蹈美军多次身陷战争泥淖的覆辙。
俄罗斯在叙利亚有贸易、军售和塔尔图斯港使用权等多项利益。2011年,阿拉伯之春蔓延至叙利亚,地区局势持续动荡。对俄罗斯而言,叙利亚巴沙尔倒台,不仅意味着失去中东的坚定盟友和地中海唯一的海军基地,而且将加大中亚甚至俄罗斯国内的“颜色革命”可能。
此次俄军空袭IS,指导思想是“打一场旨在支援叙政府军攻城略地的战略性空中战役”。开战前,俄军兵力预置依照该指导思想展开。在叙利亚,俄罗斯数年前已派出800余人的军参团,开战前又以提供反恐装备、军事专家、人道主义物资等名义部署了34架固定翼飞机、30架直升机和2000人的兵力。虽然兵力有限,但俄军空中力量与叙政府军及俄陆海力量严格区分任务,形成了一个空天为主、陆海相济的联合作战体系,与对手相比,堪称兵精器利。
开战后,俄罗斯合理调整人力情报与技术情报、空中力量与地面力量、精确打击与非精确打击的关系,做到了情报可靠准确、空地协同默契。战前组建的4国信息中心分工明确,俄主要利用其太空和空中优势提供技术情报,其他3国则主要提供人工情报。空地配合方面,叙利亚地面力量为俄空袭提供了较为准确的目标指示,俄军的空袭有力支援了叙政府军的地面作战,双方在目标选择、行动路线、打击力度上均配合默契,其结果是叙政府军在霍姆斯省和哈马省势如破竹,连连收复失地。
与美国主导的反恐联盟持续一年多的空袭相比,俄这一仗打得明白,一旦叙利亚巴沙尔政权逐步稳固,俄罗斯便可灵活决定去留,不必受长期境外驻守之累。
军事安排——
基于目标效果运用兵力
俄军此次在叙用兵使用的主要手段是空袭,但兵力运用却超越空袭本身,直接瞄准战略目标,做到了花钱少、效果好。
当前俄军的军事理论认为,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已极大改变了传统战争的面貌,在信息主导下,战争的主战场已由地(海)面转到了空中和太空,地面作战的时间将大大减少。俄军认为,战争初级阶段将更加依赖大量的精确制导武器,采用“非接触性”的作战方式,在防区外杀伤和击败敌人。因此,俄军近年来十分重视发展空天作战力量、创新空天作战理论、探索空天作战的战术方式。此次对叙利亚恐怖组织的打击行动,在战术手段的选择上俄军绝非“无的放矢”,而是对其空天作战研究成果的一次检验。
根据西方智库估算,俄空袭IS的开支约为每天250万美元,远低于美军空袭消耗,但作战效果却有目共睹。根据俄军行动总指挥卡尔塔波洛夫上将提供的战报,空袭首月,俄空天军共出动1391次,摧毁IS目标1623个,效果明显优于此前美国领导11国反恐联盟对伊叙境内IS目标进行的7568次空袭。对此,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曾评论称,“俄罗斯对叙利亚境内恐怖组织的打击行动取得了极其惊人的成绩”。
俄罗斯发动的空袭之所以花费少、效果好,有3点原因值得关注,一是选对重心,二是用好兵器,三是强固后勤。
在重心和兵器选择方面,俄主要空袭了IS的指挥所、武器和燃料库、通信枢纽等目标,但也特别针对恐怖分子和攻城略地需要,把打击有生力量列为作战重心之一。空袭过程中,俄军刻意混合使用高低搭配的战机和精确非精确弹药,80%行动由苏-24和苏-25执行,最先进的苏-34新型前线轰炸机则发挥其先进机载航电设备的优势,在瘫毁敌指挥所的作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精确情报的指引下,该精确时就用KAБ-250、KAБ-500激光制导炸弹等精确制导武器,袭击指挥所、弹药库、通信节点等点打击目标,该震慑时就用SPBE-D集束炸弹和ФАБ-500高爆弹打击恐怖分子的训练营、武装据点等面杀伤目标,不仅毙伤大批恐怖分子,震慑其余,帮助叙政府军收复大片失地,还有效降低了作战的费效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俄还首次展示了远程打击和战略威慑能力:一次是从里海分舰队舰船上向叙境内发射了26枚“口径-HK”远程巡航导弹,在航路上完成147次转弯,以误差不超过3米的精度摧毁了1500千米之外的11处IS目标,展示出超强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一次是首次实战运用图-160战略轰炸机,一天往返12800公里,配合其他战机完成了82架次战斗出动。
后勤方面,俄战前便开始扩建和修整拟用的叙港口和基地,短短两周内建成了几十座战地基础设施,包括加油站、物资仓库、野外补给站等,还为军事基地配备了机场工程、机场技术和其他保障系统。此外,俄还综合运用军舰、军机、民船等手段海空结合输送物资,开战前2个月就已储备了23吨的油和3000余吨弹药。最后,考虑到境外反恐作战的特殊需要,俄在兵力展开阶段先部署地面防卫部队、后部署空军战机,有效维护了相关军事设施的安全,为展开行动提供了保障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