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与祖国同行,看梦想花开——澳门回归20年成长印记(5)

与祖国同行,看梦想花开——澳门回归20年成长印记(5)
2019-12-17 14:38:00 新华网

每一步,都是家国情怀的传承和弘扬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澳门濠江中学冉冉升起,这是在澳门升起的第一面国旗,这是尚未回归的游子为新中国送上的祝福。

如今,澳门大中小学实现升挂国旗全覆盖,通过升旗仪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

“自上世纪30年代成立以来,濠江中学的宗旨都是爱国爱澳,一直高举爱国旗帜。”濠江中学校长尤端阳说,新中国成立的当天,时任校长杜岚一早就把收音机带到学校,天安门广场雄伟的国歌声传来,杜校长就带领师生升起五星红旗。

杜岚校长当天就被澳葡当局带到警察局,被问为什么要升旗?她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1955年,抗战胜利10周年时,17岁的濠江中学学生陈逸峰导演歌舞版《黄河大合唱》,80多名师生每周两三次从不同的地方集中到一起排练,自己做演出道具。三场演出场场爆满。60年后,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陈逸峰再次导演歌舞版《黄河大合唱》,重温学生时代的激情。

“爱国爱澳的传统,在澳门回归之前就已经扎根了。我从父亲那里继承而来。”年过80的澳门艺术家陈逸峰留着花白的长发,一身红色中式长褂,说到历史和艺术便滔滔不绝。

他回忆说,抗战时期,他父亲打着“救灾”的旗号从事支援抗日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父亲从中山找来一面五星红旗,冒着危险在家里挂起来。父亲常说,国家穷,被人欺负,自己再富也没有用。父亲的话,他记了一辈子。

爱国情怀,血脉相传。

(澳门回归20年·图文互动)(11)与祖国同行,看梦想花开——澳门回归20年成长印记

11月9日无人机拍摄的澳门大学。新华社记者张金加摄

(澳门回归20年·图文互动)(15)与祖国同行,看梦想花开——澳门回归20年成长印记

这是12月12日无人机拍摄的澳门妈阁庙。新华社记者张金加摄

20年来,澳门社会各界在爱国爱澳的旗帜下实现广泛团结,爱国爱澳力量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始终占据主导,为特区政府依法有效施政、确保“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年来,澳门深耕厚植青少年教育,确保“一国两制”事业薪火相传:

——制定《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等法律法规,从法律上明确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与内地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编历史、品德与公民教材并广为推广,将宪法和基本法列为通识教育必修课;

——推出了“新时代同心行”“千人计划”“航天团”等一批有影响的活动,促进广大青少年了解国家、认同国家、融入国家;

——实施内地优秀教师来澳交流计划,支持澳门与内地缔结姊妹学校,鼓励澳门学生报读内地高校;

……

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五年级小学生喻彦茜,是今年儿童节前给习近平主席写信的学生之一。在信中,她用彩笔画了澳门历史地标大三巴,还有盛世莲花、港珠澳大桥等新建筑。她说,想画出澳门从过去到现在日新月异的变化。

“如果杜岚奶奶还在,看到澳门和国家越来越好,看到我们幸福成长,她一定会特别自豪!”喻彦茜用标准的普通话告诉记者,她的梦想是考上清华大学,成为一名外交官,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濠江之畔,潮起潮落;望洋山下,同心前行。

回归祖国20年,澳门始终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服务国家所需、发挥澳门所长,不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向世界展示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如今,迎来“成年礼”的澳门风华正茂、脚踏实地,在“一国两制”的成功道路上,一步接着一步走下去。力度越大,足印就越深,为未来走出自己的历史印记。(参与采写记者:曹槟、齐悦、任垚媞、王晨曦、胡瑶)

图集

首页上一页...2345 5
(责任编辑:卢书敏 CN069)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