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帅可聪陈锋北京报道
因延误急危患者抢救和诊治,西安国际医学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际医学”,000516.SZ)旗下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被停业整顿,国际医学股价随即跌停。与此同时,有关医院停业可能引发的麻烦引来巨大争议。
1月13日晚,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整形科主任郭树忠在微博表示,突然被禁刀,感觉非常对不住等待手术的117名小耳畸形患者,这些患者绝大多数是孩子,病情不能耽误。郭树忠是知名整形外科专家,这则微博很快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好在1月14日上午,郭树忠在微博中最新表示,上级已同意他继续为小耳畸形患者们进行手术。
目前,西安市高新区仅有西安高新医院一家三甲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和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两家三级医院。两家头部医院同时停业,无疑可能引发当地群众看病难的新问题。
医改研究专家徐毓才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责令医疗机构停业应该慎之又慎,因为医疗服务行为有其连续性,一旦突然中断,危害的是患者生命健康。
在宣布处罚意见前,西安市卫健委显然已早有考量,同时制定了保障当地群众正常就医方案,并要求重点保障特殊患者就医,合理分流至其他医院就诊。尽管如此,不少网友认为,同时让两家医院停业整顿,将对当地群众就医造成麻烦,更要谨防由此引发新的悲剧。
两家医院停业整顿
1月13日,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下称“西安卫健委”)发布关于西安高新医院和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处理情况的通告,通告称,两家医院未能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贯彻落实到医疗救治工作中,责任意识淡薄,未能履行救死扶伤职责,未落实首诊负责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等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导致延误急危患者抢救和诊治,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社会影响恶劣。
经研究,西安卫健委对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均作出停业整顿3个月的处理意见。同时,对两家医院给予警告、全市通报批评,责成医院追究有关负责人责任。
此前,因为机械地执行相关防疫政策,一名孕妇在西安高新医院门口等待2个多小时后不幸流产;一位心梗患者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延误诊治,不幸离世。两起事件均引发舆论轩然大波。
被处罚的两家医院同属于上市公司国际医学旗下。1月13日,国际医学股价收盘录得跌停。当晚,公司发布公告称,此次处罚触发了“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相应情形,公司股票自2022年1月14日开市起停牌一天,自2022年1月17日开市起复牌并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国际医学”变更为“ST国医”,股票涨跌幅限制变为5%。
13日晚,国际医学在公告中表示,对于此次事件的发生,公司感到万分痛心、愧疚自责,并向当事患者及其家属和社会公众表示深深的歉意,将竭尽全力处理好当事患者与家属的术后康复治疗、安抚补偿等工作,深刻反省、立即整改、汲取教训、对相关责任人追责处理。两家医院将严格按照要求从即日起停业整顿,并在省、市卫健委指导下妥善处理就诊患者疏导、员工培训以及内部整改等相关工作。
1月14日下午,西安高新医院一位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该院已经全面停止接诊,三个月内停业整顿,即便是急诊病人也不再接收。不过,已经住院的病人不会受到影响,将会继续对症治疗。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人士亦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全面停诊,即使是非常急的病人也不行,这个可能要等卫健委方面通知。
严厉处罚带来的麻烦
在医疗资源更显宝贵的疫情期,两家大型医院同时停业整顿,其处罚严厉程度非同一般。这不仅是一次严肃的追责,更是对近期舆论怒火的回应。处罚消息公布后,有人拍手叫好,但也有人表示担忧。
目前,西安市高新区仅有西安高新医院这一家三甲医院,以及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和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两家三级医院。当地两家头部医院被同时停业,势必会对当地群众就医造成一定麻烦。
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风湿免疫科专家,从医已有三十多年,她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此之前国内从未有过三甲医院被停业整顿的先例。对于停业整顿的处罚,这位专家表示无法理解,因为近期西安医疗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在于僵硬执行政策指令,并非医生的技术问题,整顿其实也无从下手。
作出如此严厉的处罚,西安有关部门显然早有考量。《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在作出处罚意见当天,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公布了《高新区两所医院停诊期间保障群众正常就医工作方案》,指定9家西安市属三级医院对口支援高新区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下派内科、外科、妇产科医务人员驻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由西安急救中心在高新区安排10个急救车组,负责高新区急危重患者的急救工作。
方案还指出,要重点保障特殊患者就医需求,对长期固定在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就诊的婴幼儿、孕产妇、血液透析、肿瘤等特殊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合理分流至其他医院就诊,并就近确定西安医学院一附院作为高新区群众就医的三级甲等综合保障医院,向高新区就医群众开通就医便捷通道。
尽管如此,两家医院停业引发的麻烦是显而易见的。停业整顿的虽仅是两家医院,但却关乎了两家医院众多身处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以及当地大量的各类病人,尤其是部分不能耽误的特殊患者。
谨防引发新的悲剧
1月13日,处罚消息公布当晚,微博认证为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整形科主任的郭树忠在微博上表示,“今天的心情糟糕透顶了”。据他称,有117位小耳畸形患者在该院治疗,绝大多数是孩子,因为之前他身体不适,加上疫情原因,已经耽误一段时间,继续耽误风险将会增加。“但突然被禁刀,我感觉非常对不住这些患者。”
公开资料显示,郭树忠是陕西乃至全国整形领域公认的泰斗级人物,擅长各项美容手术,疑难复杂病例整形修复、耳、鼻等再造手术等。他的微博粉丝超过70万,微博发布后很快引发大量网友关注。
《华夏时报》记者14日上午与郭树忠取得联系,他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请求。他表示,“感谢关注小耳的孩子们,我们都只是想让孩子们能够平安顺利的进行手术,至于其他的问题我不方便多作回应,感谢理解!”
好消息是,1月14日上午约11时,郭树忠在微博中透露,已经接到通知,上级同意他继续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做手术。“作为这些患儿的主治医生,我由衷的为他们和他们的父母高兴。”郭树忠说。
医改研究专家徐毓才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对两家医院停业的处罚是不合情理的,甚至可能是缺乏法律依据的。疫情防控如战场,这两家医院很多的医护人员在疫情防控中做了巨大贡献,当前西安疫情还没有结束,有些医护人员可能还没“下火线”,回来却发现工作没了,这些人是没有任何过错的。
徐毓才表示,责令医疗机构停业应该慎之又慎,停业不仅影响了医护人员,还影响了当地病人的治疗。医疗服务行为关乎太多人的生命健康,医疗服务行为有其连续性,一旦突然中断,危害的是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在很多医疗服务评价活动中,都把医疗服务连续性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而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对于责令医疗机构停业的授权范围非常窄,仅仅只授权“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这种非常严重的违规行为。
1月13日晚间,一则肾癌晚期病人的自述在微博同样引发热议。据该患者称,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离家近,每21天都会入院检查和调整治疗方案,治疗已有一段时间,主治医生对病情已非常了解,突然获知需要转院治疗后,四处联系了一天却没有结果。“难道我一个晚期病人还要等三个月医院开张了再看病,还不知道能活三个月不。”
如何避免处罚措施可能引发新的悲剧,需要相关部门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