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抗战老兵坚持25年拍摄南京大屠杀悼念活动
新华社南京12月7日电(记者蒋芳)“1994年开始,我们俩就一起拍摄与南京大屠杀主题相关的照片,至今已经25年了。只要还能拿动机器,我们就会继续拍下去。”7日,刘健芝、祁恩芝夫妇将2万多幅照片全数捐献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91岁高龄的刘健芝曾是抗战老兵。1943年,刘健芝在老家山东招远参军,曾亲历胶东半岛抗战。抗战胜利后,刘健芝从胶东军区转战华东军区,后就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祁恩芝1951年入伍,曾就读当时的南京工兵学校。1954年,两人喜结连理,后生育4个儿女。
退休以后,这对老夫妻开始玩起了摄影。从1994年南京首次公开集会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至今,每逢清明节、8月15日、9月18日、12月13日等重要纪念日活动,都一一被刘健芝、祁恩芝夫妻俩定格在镜头中。连续25年坚持拍摄,一年不落地见证历史,留下了一份宝贵而又独特的历史资料。
在第五个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两位老人决定捐献出这些年拍摄的照片。此次捐献包括,1994年至2002年拍摄的1008张胶片底片、2002年至2018年11月拍摄的22286张数码照片、5本《坚守24年的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祭奠活动纪实》图册。
翻开老照片,往事一幕幕浮现:
1994年12月13日,电影《南京大屠杀》的开机仪式在南京举行,那年也是南京第一次公开举行集会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他们全程拍照,记录下珍贵的历史时刻。
2000年2月27日,南京举行“声援东史郎座谈会”。当时,刘健芝老人拍下了白发苍苍的东史郎鞠躬致谢的照片。6年后,东史郎离世,但他鞠躬致谢的这一幕却永远定格在镜头中。
1937年12月,怀有7个月身孕的李秀英被侵华日军连刺37刀,殊死搏斗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被誉为“最坚强幸存者”的她一直是两位老人镜头中的焦点。2004年12月13日,镜头记录下李秀英家人手捧她遗像的照片,没有等来日本右翼分子道歉的她已经撒手人寰……
“在拍摄现场,我们来不及感动,来不及流泪。回家后整理照片,却一次次泪满衣襟。正是这些眼泪,激励我们坚持下去。”祁恩芝老人动情地说。
“不管严寒酷暑,他们每次都是背着沉重的相机,像年轻人一样工作,令人钦佩。他们不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记录了历史,也用独特的方式坚守着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凌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