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立心 为民族铸魂(3)

2016-02-05 19:45:40  四川日报    参与评论()人

一手“拨云见日”,破除错误思潮之迷障,在西方价值观攻势面前巍然不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个关键词,既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充分吸取了现代人类文明的优秀思想,“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与西方价值标准有着清晰分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紧密联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前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与国家、公民两个层面上下衔接,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根本遵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准则,外化为道德建设与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文明水准与国家精神风貌。

坚定的价值自信,扎根于中华大地。任尔千磨万击,不惧狂风乱吹。

(三)落细、落小、落实——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认识的深化与升华,带来行动的提升与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与践行更重顶层设计、更富内在驱动,渗透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浸润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尽显其“为益之大,收功之远”。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阅兵现场。

300余名抗战老兵组成的乘车方队率先经过天安门城楼。苍苍白发,熠熠勋章,微微颤抖的军礼表达着对祖国强盛的敬意。掌声如潮水般涌起,泪水模糊了无数双眼睛。

2015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这是2014年2月底全国人大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之后,我们第二次以国之名悼念逝者。首个公祭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公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爱国”,世人深知这份情感的可贵。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把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核心价值观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2014年12月4日,首个国家宪法日,最高人民法院。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忠实履行法官职责,恪守法官职业道德,遵守法官行为规范,公正司法,廉洁司法,为民司法,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奋斗!”40余名来自最高法和地方法院的模范法官面向宪法和国旗庄严宣誓。

此前一个多月,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

此后,党中央秉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原则,一面健全有效防范和及时纠正冤假错案的工作机制,重铸法治底线,一面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用善法良策的刚性约束有力支撑核心价值观建设,强化人们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

2016年1月3日,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通过媒体公布269名“老赖”名单,限制他们进行高消费,某歌手赫然在列。1月4日,法院执行法官即收到该歌手的还款彩信凭证。

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指导和推动下,有关部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用反面典型警示人,把歪风邪气压下去。“两高”出台打击网络谣言的司法解释,一批网络“大谣”认罪服法;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通过曝光、限制高消费等一系列举措打击各种“老赖”行为,有效遏制了不诚信现象蔓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