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水运发展成就综述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水运发展成就综述
2019-10-10 14:17:17 中国交通新闻网

原标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水运发展成就综述

碧海蓝天间,黄金海岸风光无限,东方海港壮美亮丽,邮轮母港舒展双翼,更远处的岸桥鳞次栉比,一艘艘船舶向着大海扬帆起航,245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通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驻足深圳蛇口招商局广场,向南眺望,好一幅现代化滨海城市的工笔画!

而透过70年的历史望远镜,当1950年罗湖口岸刚刚成为国家对外开放口岸之时,这里只是边陲小镇、荒凉渔村。如今,深圳已经拥有2000万人口、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先行者。

岁月如歌,沧海桑田;城因水兴,港通天下。

七十载风雨兼程,交通人奋楫前行。从压船压港压货跃升到货物吞吐量全球最大,从支流不通、干线不畅到干支衔接、江海直达,从“既乱又烂”艰难起步到向世界分享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一个个辉煌壮丽的水运发展剪影,映射出奋进征程波澜壮阔、先行篇章浓墨重彩,诉说着交通人的励精图治、先行者的奋发图强。

聚焦今日中国水路运输网,一座座码头连点成线,一条条航道纵横交错,融入立体互联的综合交通网,在滚滚浪潮中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积聚了磅礴力量。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水运发展成就综述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水运发展成就综述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水运发展成就综述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水运发展成就综述

中国港口屹立世界东方

午后的秦皇岛,海风习习,海面上泛起粼粼波光。港外锚地停泊着数十艘船舶,港区内巨轮停靠,装船机挥舞着巨大的手臂忙碌。这是我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的日常场景。

秦皇岛港自近代开埠以来,距今已有121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承担起“北煤南运”的重要使命。然而,港口薄弱的基础设施、落后的技术一度制约着经济发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原交通部部长黄镇东曾在秦皇岛港工作,当时体重只有120多斤的他,需要吃力地扛起150斤到200斤麻袋。“港口压船压货司空见惯,船舶在港停留少则几天、十几天,多则几个月。外轮船长嘲笑我们的港口是‘黄金向海里扔’。”黄镇东回忆。

如今,秦皇岛港已是世界上散杂货运输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港口吞吐量从1949年的23万吨增长到2001年的1亿吨,秦皇岛港用了52个春秋;从1亿吨到2亿吨,只用了5年。改革开放至今,秦皇岛港累计运输煤炭约44亿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晴雨表”。

秦皇岛港的繁荣仅仅是我国港口巨变的注脚之一。港口下放地方、支持货主单位自建专用码头、鼓励港口利用外资、提高装卸效率……在新中国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鼓舞下,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调动了多层次、多方面的积极性,大大加快了港口建设速度,改变了全国港口设施破旧、技术落后的面貌。

目前,我国亿吨级大港数量达34个,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444个,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90%以上的外贸货物通过港口进出。2018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43.51亿吨,约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430倍。

我国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也已连续16年居世界第一,国际海运量占全球海运量的三分之一。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我国港口占有7席。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水运发展成就综述

繁忙的宁波舟山港。

在祖国长达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演绎了多少因港而兴的传奇。

1980年3月26日,浙江省首艘从事外贸运输的货轮“姚江”轮自宁波起航,满载货物驶向香港,开启了浙江外贸运输事业新纪元。

在海上跑了42年的陈孝照,是当年“姚江”轮的第一任船长。让陈孝照印象深刻的,当属上世纪80年代随船到香港的场景。“我们当时都是500吨甚至更小的摩托船,香港的船起码1万吨、2万吨,甚至十几万吨的船都有。”老船长感叹。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以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品的转变。当年“姚江”轮上多为食品罐头等外贸初加工产品,如今已转变为机电等电子产品。2017年,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大关的港口,至今已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

作为长江龙头的上海港,自2010年起,连续9年保持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位置。1978年,我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在这里首航,当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仅7951标箱。这个数字在2010年达到2906.9万,首次超越新加坡,跃居世界第一。洋山深水港区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

吊车轻松地将集装箱从海轮上吊起,准确无误地放在导引车上,“乖巧”的自动导引车随即驶向堆场……滔滔东海畔,桥吊装卸高效有序,一举一动都来自操作控制中心里轻点鼠标、微调摇杆。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水运发展成就综述

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这里有“不会迷路”的自动引导车,由地面6万多个磁钉精准导航;有“聪明灵活”的桥吊和轨道吊,可远程轻松操控;还有独一无二的“中国芯”——上海港集团自主研发的生产管理控制系统(TOS),是码头运行的“大脑”。

与昔日肩扛手搬不同,码头工人们动动鼠标就能开桥吊,码头作业实现了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自动化、智能化的革命性转变。7个集装箱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箱。

而十几年前,洋山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岛屿。“洋山港区四期工程是港口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也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体现。”今昔对比,在港口工作长达22年的黄镇东感慨万千。

创新驱动力无穷。从追赶式发展华丽转身为领跑式发展,以智能装卸、无人码头为代表的智慧港口,正在推动中国港实现新跨越,标记新高度。

港兴通天下。目前,我国签署的双边和区域海运协定总数达38个,覆盖47个国家,海运互联互通指数保持全球第一。我国港口已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主要港口建立了航线联系,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沿海各省份港口资源整合为突破点,辽宁港口集团、渤海湾港口集团、安徽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等相继成立。一座座世界级大港正在转型升级中绽放新的璀璨光芒。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水运发展成就综述

过去黄沙漫天的倒口窑心滩如今草长莺飞。长江航道局供图

从航道“肠梗阻”到大江大河百舸争流——

黄金水道熠熠生辉动能迸发

一些关键的节点,往往生动标注历史的意义;翻天覆地之变,常常厚积于细微之间。

6月29日,长江上游支流嘉陵江碧波如练,两艘500吨级货船“风顺666”轮和“宇峰379”轮满载着货物,驶离四川广元港红岩作业区。全江通畅的嘉陵江,全年可通行500吨级船舶,与沿江的铁路网、公路网共同构建起立体交通走廊。

“嘉陵江上滩连滩,滩滩都是鬼门关。半年走一转,十船九打烂。”这是30多年前水路运输者对嘉陵江的描述。如今,嘉陵江成为国家规划的18条高等级航道中第一条实施全江梯级渠化开发建设的河流。

“通过广元港,我们大西北的矿产品、农产品,可以大运量、安全及时地运往沿江沿海地区及世界各地,运输成本至少下降30%!”甘肃明珠矿业公司董事长许健对企业效益信心满满。

高峡平湖,百舸争流。75年前,著名爱国实业家、中国航运业的先驱卢作孚先生曾对川江水运充满憧憬:“水坝将使长江上游的水位大大提高,终年四季通航大船。1万吨以上的海轮可以从东海岸上溯1300海里,一直抵达重庆,使这个内陆城市变成海港……”当时,他或许未曾想到,宏大愿景能够迅速在今日中国走进现实。

千公里之外的湖北鄂州,正在扎实推进戴家洲水道整治工程。50年不腐烂的无纺布上,拴满了30公斤重的水泥预制块,被专用铺排施工船沉放到江底,控制住水中“流动的沙丘”,稳固河床。江底“铺地砖”、滩上重建植被、岸上生态结构防护,施工现场呈现出热火朝天的立体施工图景。

“安庆至武汉6米水深、武汉至宜昌4.5米水深。”2018年年底,湖北省在成功攻克世界级难题——荆江航道整治工程的基础上,投资37.4亿元实施“645工程”。“645工程”横跨湖北、江西、安徽三省,对包括戴家洲在内的7个碍航滩段进行系统整治,竣工后万吨级海轮可常年直达武汉,武汉也将成为中西部的“出海口”。

全线发力,处处开花。下游,南京至长江出海口431公里的12.5米深水航道历经7年建设实现全线贯通,5万吨级海轮可直达南京港;中游,三峡升船机投用,船舶翻坝像走楼梯一样上上下下;上游,600余公里江段航运条件显著改善,结束了“川江不夜航”的历史,九龙坡至朝天门河段等一批航道整治工程有序实施;长江支流和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项目建设全面加快,通航条件明显改善。

古往今来,长江处处是“鬼见愁”的险滩激流,曾让无数船舶折戟沉沙。现如今,长江已成为世界上最忙碌的内陆“水上高速公路”,宛如一条巨龙横贯东西,绵延2800多公里。年货运吞吐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1万吨,增长到2018年26.9亿吨。长江航运每年对沿江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达2000亿元以上,间接贡献达4.3万亿元以上。

“未来大型标准化船舶,可以实现从重庆到上海港洋山港区、浙江宁波舟山港的‘江海直达’。”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何建中如是憧憬。

与长江航运能力巨幅提升相映衬,西江航运干线发展成为沟通西南和粤港澳地区的重要纽带,京杭运河成为我国“北煤南运”的水上运输大动脉,长三角、珠三角航道网已成为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基本形成以长江、珠江、京杭运河、淮河、黑龙江和松辽水系为主体的内河航运布局。内河水运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运能大、占地少、能耗小、污染轻、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条条大江大河正被打造成为黄金水道,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18年,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1万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1.35万公里,占总里程的10.6%。内河运输完成货运量37.43亿吨、货物周转量15365.89亿吨公里。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水运发展成就综述

2018年6月,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超大型集装箱船“中远海运宇宙”轮交付。

从干支不通到江海直达——

多式联运风生水起融汇大交通

沿海港口成为一个个强劲支点,辐射八方、联通海内外;内河航道变身一条条活力动脉,带动沿线通江达海。港口向内陆腹地延伸,水运发展产生了更多可能,承载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期待。

2018年4月,满载着2万多吨铁矿石的国内首艘江海直达散货船——“江海直达1”轮在安徽马鞍山马钢港务原料总厂码头启动卸货作业,首航任务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江海联运迎来新发展。

不到两个月,国内首艘河海直达集装箱船“汉唐上海”轮缓缓驶离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三期7号泊位。该轮可载124标箱,主要投运于洋山深水港区至苏州航线,途经京杭运河、苏申外港线、黄浦江、长江口。

5个月后,江海直达1140型集装箱示范船“汉海1号”轮也从武汉新港阳逻港区二期驶出,首次执行武汉新港至上海港洋山港区江海直达运输任务。这艘长130米、宽23.9米、深11米的轮船,最大载重量达13600吨,成为目前长江中上游最大集装箱船。

目光转向东北大地,渤海之滨的大连港引人注目。

大窑湾港区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内,工作人员对57车来自日韩及我国华东、华南、环渤海等地区的货物进行装卸作业。几个小时后,这些货物搭上了中欧班列,经过满洲里口岸、横跨俄罗斯,直达1万多公里以外的德国杜伊斯堡。这是今年4月正式开通的“辽满欧”过境班列,全程约10868公里,运行16至22天。这座拥有117年历史的港口,正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2011年列入全国铁水联运示范港口以来,大连港已经形成“4大中心、12个场站、31个站点”的内陆网络,铁水联运班列每周运行50余班次,覆盖东北地区50余个站点。

这个东北对外开放的门户、环渤海地区中转的枢纽,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提供有力支撑。今年上半年,辽宁水路运输完成货运量6000万吨,同比增长4.9%。

从河海直达、江海直达到多式联运,从散货船到集装箱船,水运通道、结构、装备持续优化,水路运输组织创新发展,高质量融入综合交通运输网。更生动的变化,正在更深的层次发生。

从北向南、自西向东,鸣笛起航的轮船、呼啸而过的列车、腾空起飞的航班,正在神州大地上铺展一张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水运发展成就综述

俯瞰秦皇岛港。刘金县摄

从举步维艰到角逐前沿——

科技创新气象万千活力激荡

1949年,国民党政府溃逃台湾,为中国航运事业留下一个“既乱又烂”的摊子,水运发展举步维艰。当时约有100万总吨的海船被国民党军队胁迫去台湾,留下来可营运的仅有沿海轮船33艘、5.6万总吨。

当年9月19日,招商局“海辽”轮冲破国民党在海上的重重封锁,历经8天9夜,最终到达解放区大连港,成为新中国第一艘升起五星红旗的海轮。毛泽东主席发电报祝贺嘉勉,新中国5分纸币也将“海辽”轮图案印在正面的右边。

如果说“海辽”轮的成功起义是革命征程惊涛拍岸之一瞬,那么“新海辽”轮的交付则是新时代交通人激流勇进的缩影。

8月28日,招商局拥有的全球第二艘30.8万吨超大型智能原油船在辽宁省大连市如期交付。这艘意在纪念“海辽”轮起义壮举的“新海辽”轮,汇集了当今世界最先进设计理念和优良建造工艺。

70年筚路蓝缕,中国水运天翻地覆慨而慷,我国船队规模跃升至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年末,全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3.7万艘,净载重量超过2.5万亿吨,集装箱箱位196.78万标箱。在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我国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招商局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3家航运领域企业上榜。

水运创新,气象万千。在世界上最复杂、治理难度极大的巨型、丰水、多沙、多汊河口——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套技术经40余年研究和科技攻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工程的成功,使进出长江口船型增大、航速和安全性提高,对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在国际上率先形成了系统完备的离岸深水港建设核心技术,解决了外海恶劣自然条件下建设大型离岸深水港口的世界性难题,使我国具备了在外海建设港口和陆域基地的实力。

70年来,水运安全保障能力从基础设施极度落后起步,迅速实现大幅跃升、跨越式发展,我国初步建成了覆盖全面、保障及时的综合航海保障系统。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沿海设置各类航标约1.6万座,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骨干网络基本覆盖沿海及内河主要水域。全国海事系统建成了水上遇险安全通信系统,甚高频安全通信系统基本实现了沿海25海里全程覆盖,海事现代化监管系统建成VTS中心40多个,监管水域达7.4万平方公里,我国成为世界上VTS数量最多、监控水域面积最大的国家。

导助航设施布局完善的同时,深远海抢险打捞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1.4万千瓦救助船畅行无限航区,313.5米饱和潜水海上作业深度保持世界纪录,水下500米高精度扫测,50000载重吨级别自航半潜船,4000吨起重船……一批专业救助装备相继投用,一项项科研成果鼓舞人心,水运前沿科技创新富有活力,水运安全感日益增强。

救捞系统自1951年成立以来至2018年共救助遇险人员77903名,救助遇险船舶5227艘,打捞沉船1803艘,被沿海群众誉为“当代妈祖”。

今日的中国海事、中国救捞,已成为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分享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我国连续15届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加入了数十个国际海事组织公约。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会点上,肩负交通强国的雄心壮志,新时代交通人将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奋勇争先,向着“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冲刺,劈波斩浪、创造奇迹,为助推“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提供源源不竭的澎湃动力!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水运发展成就综述

吉布提港。

【大事记】

●1958年7月,交通部成立远洋运输局,开始着手组建远洋船队。

●1970年,我国开始利用中国银行贷款,平均每年购买近100万吨船舶。同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开工。

●1973年,中国恢复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地位。

●1983年,交通部提出“有河大家走船”的开放思路,水运市场从此形成了个体、集体、国有多种经济主体形式并存的格局。同年,对长江航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港航分管的原则,撤销了长江航运管理局,分别组建了长江航务管理局和长江轮船总公司。

●1986年,开征港口建设费。

●1989年,在国际海事组织第16届大会上,中国首次当选A类理事国,并连任至今。

●1990年,《内河通航标准》正式颁布执行。

●1993年7月1日,被称为海上运输法律“母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开始施行。

●1994年,三峡大坝正式动工兴建。2006年5月,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1996年11月28日,上海航交所成立,它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交通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组建的我国唯一一家国家级航运交易所。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为满足WTO的要求,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并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

●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经国务院批准,这一天成为我国第一个“航海日”。

●2007年7月,交通部发布《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

●2007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正式施行。

●2008年11月4日,海协会和海基会签署《海峡两岸海运协议》,宣告两岸客货运输海上直航的到来。

●2011年,交通运输部出台了《关于促进沿海港口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随《意见》一并印发了《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

●2015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施行。

●2015年8月20日,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我国正式批准加入《2006年海事劳工条约》。

●2015年10月9日,华阳灯塔和赤瓜灯塔竣工发光仪式在南海华阳礁举行,填补了我国南沙水域民用导助航设施的空白。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同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2016年4月,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深化长江航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对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促进交通运输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当好先行引领起到重要作用。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18年5月8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黄金水道建设取得里程碑进展。自1998年起,历经艰苦卓越的建设,长江口航道水深从原本的7米增深到12.5米,通航保障率大幅提高。

【亲历者说】

原交通部部长黄镇东

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突破“禁区”,从那些不符合国情实际和交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从根本上改革束缚运输生产力发展的原有经济体制,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解放和发展运输生产力。

港口下放说深一点,就是利益格局的调整。宏观上有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微观上有港口干部的级别待遇,观念上、体制机制上的“禁区”突破了,港口发展就突破了。

原交通部部长钱永昌

集装箱是运输方式上的革命,对我们这些初次接触的人来说,也是一场认识上的革命。减少思想上的羁绊和束缚,去除精神上的各种桎梏,让思想飞扬起来,我们就能做得更好。今天,我国的远洋船队已在全球航运界名列前茅,集装箱船队航行于世界各大港口,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原交通部副部长林祖乙

以运输系统为对象的工业性试验,在我国尚属首次。1989年,在国家计委批准和支持下,由交通部主持,交通部水运所和上海港、上海市政府交通办公室承担,在上海港启动了“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多式联运)工业性试验(简称工试),由交通、铁道、经贸等部门所属的50多个单位参加。

工试之前跟集装箱运输有关的单位有30多家,分散在全市很多地方,办这些手续要跑3天。工试过程中,30多家单位在一个两层楼的房子里都设办公点,集装箱进出口业务半天就办完了所有手续。

工试的成功,提高了生产力,实现了各方多赢,建立起了一个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较好的示范模式;还确定了多式联运各个环节的作业程序和业务手续;改变了集装箱运输沿用传统件杂货运输单证的做法,推行了集装箱运输单证;整顿了乱收费行为。

原交通部水运司司长胡汉湘

1978年,我国万吨级泊位数量仅有133个,而到了2017年年末,全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增至2366个,位居世界第一。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也由1979年的3.29万标箱飙升至2017年的2.38亿标箱,港口货物吞吐量及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我国占据七席,排名世界第一的除了庞大的干散货、油轮船队,还有首屈一指的中国制造品牌——上海振华港机,他们制造的集装箱桥吊占据全球80%的市场份额。

经过砥砺奋进和开拓创新,我国水运事业旧貌焕新颜,供给不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早已一去不复返,目前正昂首阔步迈上由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转变的新的伟大征程。

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蒋千

水运建设发展一直都呼应着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需要,紧紧跟随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趋势,在整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科技创新、政策保障,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上世纪90年代,为发展集装箱运输,我们跑了珠三角所有地方,对珠三角外向型经济生成的集装箱量和国际市场的需求、集装箱运输路径、港口优势等作了全面研究。运用网络规划的思路,明确了珠三角集装箱码头布局,即以香港国际航运中心为核心,积极发展深圳集装箱干线港。区域港口布局规划细化了我国沿海港口规划布局,并且针对广东的问题,解决了当时能源运输和集装箱运输的主要矛盾,开了区域港口布局规划的先河。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

    新时代

    2019-09-20 20:14:42 新时代

    砥兵砺伍,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

    2019-08-14 20:37:53 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

    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2019-09-28 15:55:28 新时代

    图说| 辉煌70年 “数说”新时代

    2019-09-30 14:03:00 图说

    【央视快评】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019-08-19 15:38:10 新时代

    致敬!新时代的中国科技

    2019-09-30 19:03:00 邮票

    【央视快评】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2019-07-25 09:04:25 雷锋故事

    盛大国庆阅兵见证改革强军新时代

    2019-10-02 08:49:33 国庆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