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是指将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冬季拿到我国南方热带地区繁殖和选育的方法。可以说,南繁是农业科技的创新高地,是培养科研人才的摇篮,是转化科研成果的引擎。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北方杂交粳稻奠基人杨振玉、玉米育种家程相文、国产抗虫棉发明家郭三堆、“西北瓜王”吴明珠,周开达院士、谢华安院士……这些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育种家们,从事的专业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在南繁度过了艰苦岁月,创造出一个个育种奇迹。
什么是南繁?南繁是指每年11月至次年5月,利用海南三亚周边能够满足植物周年生长繁殖的热带气候与环境条件,开展农业基础研究、品种选育、种子鉴定等活动。可以说,南繁是中国饭碗的创新底座,是农业科技的创新高地,是培养科研人才的摇篮,是转化科研成果的引擎。
一甲子的南繁岁月,变的是来来往往的科研材料和育成的品种,不变的是科学家们的执着与奉献。从居无定所、年年找地,到基础设施有改善、科研用地有保障,南繁的创业创新环境今非昔比;从让8亿多人“吃饱饭”到让近14亿人“吃好饭”,一代代育种专家们对粮食安全的追求从未止步,他们用坚持不懈的科研创新,让农业科技的翅膀更硬,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科研育种高地
在吉林省种子站位于三亚的南繁基地见到黄廷君时,他正在田里搞灌溉。1983年,大学毕业后他就来到吉林省种子站工作,随即开始了南繁工作。谈及初次南繁的经历,他至今记忆犹新。“第一次从长春到三亚走了7天。那时,寻找合适的科研基地很难,住宿条件也很差,化肥农药机械啥都缺。”慢慢地,南繁的条件变好了。“拿灌溉来说,一开始是两人提水,之后有了小型抽水机,后来是沟灌,如今有了喷灌、滴灌。”这些年,黄廷君每年有约130天待在海南,木棉花开就是要回去的时候。这时,他带着培育的材料回到吉林继续大田试验。
近几年,黄廷君主要从事玉米种子鉴定工作。每到冬天,他和团队要鉴定480份种子样品,这些样品将涉及5000万公斤种子的用种安全。海南气候资源条件独特,在冬季可对当年收获的种子开展田间纯度种植鉴定,提前监控种子质量状况,防范劣质种子流入市场。自1995年以来,原农业部每年都将监督抽查的杂交水稻、玉米和棉花种子送至海南开展田间鉴定。黄廷君等人每年在此开展种子田间纯度鉴定,确保了合格种子进入市场。
南繁已有60多年的历史。据玉米育种家程相文回忆,上世纪50年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率先派员到海南崖县(今三亚)开展水稻和玉米育种工作,拉开了我国南繁工作序幕。1966年,原农业部在海南召开玉米亲本繁殖会议,之后到海南南繁的单位迅速增加。到上世纪60年代末,有21个省份共3500人到海南南繁,育制种面积达8.2万亩。
海南省南繁管理局常务副局长林景山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通过南繁,我国主要农作物完成了6至7次更新换代,每次品种更新的增产幅度都在10%以上。数据显示,最近10年,主要农作物中,国家审定的品种有1345个出自南繁,占总数的86%;省级审定的12599个品种,育自南繁的占91%。南繁已成为我国农作物育种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
位于南繁基地的水稻国家公园里,众多水稻新品种在此展示和试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乔金亮摄
种业人才摇篮
“南繁南繁,又难又烦”。曾经流传在南繁基地的这句话道出了科研人员所面临的困境。归根结底是缺乏统一规划,科研用地不稳定,生活保障跟不上,给南繁基地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了麻烦。此后,随着海南旅游资源不断开发、城市建设的发展,各种建设用地与南繁科研用地争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正式印发,南繁基地建设全面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明确划定26.8万亩科研育种保护区,其中,5.3万亩为核心区,是“红线中的红线”,实行永久保护。随着规划的落实,南繁事业全面步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经统计,目前南繁基地规模约20万亩,主要分布在海南省的三亚、陵水、乐东等6个市县。
今年4月,中国农业大学海南南繁基地,该校教师刘波在各种玉米植株中穿梭授粉。2012年12月,刘波第一次来到三亚从事南繁玉米育种,如今已在当地成家,妻子就是当地人,与他一起从事南繁玉米授粉。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的一员到中国农业大学南繁基地负责人,他见证了近年来南繁事业的发展。“如今的基地,有晒场、烘干设备,可以远程监控,可以上传科研数据,基地各项科研设施齐备,条件大为改观。”
四川省乐山市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所所长李乾安近年来主要从事水稻的南繁工作。“1万多种样本组合才有可能育出一个新品种,而一个新品种要经历十几代繁育才能稳定下来。育种要耐得住寂寞。每年我们抱着希望而来,虽然也有铩羽而归的时候,但来年依然会满怀希望再战。”从事水稻育种工作29年来,李乾安主持育成水稻新品种9个,主研育成高产稻新品种6个,发明新材料7份。其中,配制组合“冈优188”连续3年在四川水稻品种中生产面积第一。
像刘波、李乾安这样的农业科研工作者在南繁基地还有很多。目前,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份,超过700家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技术推广及种业机构,近7000名科技人员从事南繁工作。在60多年的南繁历史中,全国来海南从事南繁的人数累计近60万人次。他们在这块热土上辛勤耕耘,不断成长。
在安徽荃银高科种业公司南繁基地,工作人员收获水稻后晾晒稻谷。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乔金亮摄
科技成果转化器
“全省设施大棚的标准就是我们制定的。”三亚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南繁作物植保中心副主任韩晓燕说,研究院近年来在南繁成果就地推广转化方面下功夫——筛选优质嫁接苗黄瓜“驰誉505”,至今在全市推广该优质油亮型黄瓜新品种超过1万多亩,辐射带动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
人们发现,南繁成果本地转化率在逐步提高,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海南省南繁水稻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冬季瓜菜品种基本全部来自南繁相关单位;此外,还启动建设了水稻小镇、南繁小镇、国家南繁博物馆等项目,培育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促进南繁与旅游等融合发展。
海南三亚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柯用春表示,海南一直在探索改变长期形成的“两头在外、中间在琼”的南繁模式,把这些资源就地转化,助力海南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要通过南繁优势的发挥,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全球种业创新前沿,加强科研、生产、生活、管理服务,谋划建设中国南繁科技城、南繁育种国家实验室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着力打造南繁种业“硅谷”。
为了让《规划》既推动科研育种,又惠及海南地方,农业农村部支持探索核心区建设与南繁小镇建设、休闲观光旅游区建设等相结合;湘琼两省签署农业合作备忘录,在南繁基地建设、槟榔等优势特色产业方面开展合作;上海市农委和陵水县政府签订农业合作协议,互惠共赢推动陵水现代农业发展。
林景山说,现在的南繁已由过去的加代繁育为主,向科研育种、制种繁种、应急种子生产、纯度鉴定和生物育种研究等多功能转变。近年来,南繁育种面积保持在20万亩以上,是科研育种面积的5倍多。南繁基地常年水稻制种面积超过20万亩,年生产种子约4500万公斤,相当于全国杂交水稻需种量的20%以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种子供应调节作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乔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