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5月8日电 题:记者蹲点手记:于无声处听惊雷
新华社记者任硌、李华梁、袁波
人常道,于无声处听惊雷。对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的科研人员来说,这惊雷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西北大漠那团腾空而起的蘑菇云。而记者近日在此蹲点采访,更感到这孕育惊雷的无声力量。
中物院是国家计划单列的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经历过三次基地变迁,1962年开始从北京迁往青海221厂核武器研制基地,1969年迁往四川“九〇二”地区,1990年开始向四川绵阳搬迁。
从绵阳市区到市郊的中物院,还有20分钟左右的车程,途中必须经过跨越涪江的大桥,这桥好似一道对声音的“屏障”,桥这头熙熙攘攘,一旦过了桥,四周空气便突然变得莫名安静。
安静,这是记者对于中物院所在地的第一印象。
除了早晚高峰,其他时间里这片区域的道路上都显得没什么“人气”,尤其是晚上9点以后,路上更是汽车都少见,“夜生活”在这里成了一个伪命题。
从这里再往北走,中物院搬迁到绵阳之前的那些“老点”则更是已经人迹罕至。
中物院某研究所的原址就是其中之一,即使到现在,从绵阳市区到那仍需近两个小时的车程,下了高速还要走很长一段乡道,更何况从前。
不论是昔日的“老点”,还是现在的涪江之畔,都曾经或正汇聚着我国从事核武器装备建设和科技发展的“最强大脑”。除了自然环境的“无声”,这些科研人员还要面临另外一种工作中的“无声”。
由于保密需要,对于自己的工作内容,大部分科研人员只能保持沉默,甚至有时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不能发表论文,成果无法被外界所知。与此同时,保密措施也事无巨细,非常严格。比如,进入办公场所前,手机必须入柜寄存。在5G技术都已经问世的当下,这让科研人员处于几乎“与世隔绝”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