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古代中国瓷器远销亚非欧,世界因瓷器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如今,在江西景德镇,活跃着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陶瓷艺人,被当地人称作“洋景漂”,他们慕名而来,在这里或创作或创业,陶瓷再次成为沟通中外文明的载体。
景德镇因陶瓷闻名世界,自古就有“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人文景象,如今,在景德镇的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洋面孔,拐进店铺,接待你的或许又是洋老板,不大的城市,已经变得更加“国际范儿”了。
在景德镇陶溪川的陶瓷创意园里,每年都有超过5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陶瓷艺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陶瓷艺人,以“陶瓷”为载体,进行交流碰撞,为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注入了新的理念和设计风格。
来自韩国的陶艺家梁宽植就是众多外国陶瓷艺人中的一员,现在他正在为参加第十届中部博览会准备作品。
韩国陶艺家梁宽植:这一个一个的部件,代表着亚洲的各个国家或者个人,通过共存的这种面貌,我希望可以通过作品来表现亚洲大国小国共同发展的梦想。
2011年,第一次来到景德镇的梁宽植,被景德镇仍然保留的72道手工制瓷工艺所吸引,他说这里才是做陶艺的“天堂”,于是,2014年,他到景德镇陶瓷大学攻读研究生,并师从陶大校长、著名陶艺大师宁刚,在四年的学习中,他不断吸收中国陶瓷的技法和工艺,使得自己的作品从过去的造型类丰富到瓷板类,并在色彩的运用、技法的表达上更加多元化。
韩国陶艺家梁宽植:我的作品刚开始在韩国的时候色彩感不强,后面来到了景德镇学习之后,尤其是跟着宁刚教授学习了很多中国的陶瓷装饰技法,我把这些色彩的感觉、装饰的方法运用到了自己的作品当中。
现在梁宽植在中韩两国的陶艺届已经名气渐长,经常会应邀去参加各种陶瓷艺术展。
与梁宽植一样,首次来中国,参加陶溪川国际陶艺邀请展的印度陶艺家priya(普瑞亚),也在抵达景德镇后,找到了精神的归宿。这件堆花作品是priya(普瑞亚)在看到中国玉雕工艺后新学的技法,而这件作品中大眼睛的鱼,则让priya(普瑞亚)感受到她与中国艺术家的心灵对话。
印度陶艺家
普瑞亚
:这次来到中国,我在一个二手书店无意中看到了珠山八友的画,我发现原来这个人是我的师父,他跟我都在做大眼睛的鱼,只不过一个是几百年前的,一个是现在的,而且是在不同文化领域的,所以,我觉得来到中国,以陶瓷为载体,我的想法和创意能被更深刻的理解。
创建于1995年的三宝国际陶艺村是景德镇最早为外国艺术家提供驻场服务的机构,虽然是山间的小山庄,但却蜚声海内外陶艺界。来自伦敦的盖博天,曾是一家跨国银行的亚洲区高管,2013年到景德镇旅游后,盖博天与朋友携手下海,定居到了景德镇,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自学陶瓷工艺,成立工作室、并创立了自己的陶瓷品牌,目前已进入英国顶级商场。
英国陶瓷艺人盖博天: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在景德镇看到的变化令人惊叹,我们希望在未来几年能够使自己的(陶瓷)品牌茁壮成长,能把中国瓷文化带到世界的其它地方。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历史上,通过陶瓷这一载体,中国就从阿拉伯国家吸取了陶瓷的花色和图案,从欧洲国家吸取了制作样式和个性化的风格。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上,这件由阿曼苏丹国国家博物馆提供的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就是中国在13世纪时生产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研究馆员杨桂梅:元青花的起源本身就是源于对外的贸易。所以在元青花的器物上是结合了汉文化,还有波斯文化的诸多元素。
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举行的“归来·丝路瓷典”常设展上,近三百件套以景德镇出产瓷为主的外销瓷,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东西方文化在陶瓷上的碰撞。
江西省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江建新:所以从这些瓷器里面的交流,我们实际上可以看得出中国和世界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这种印记。
历史上,景德镇外销瓷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今天,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陶瓷艺人,在景德镇创作、创业,成为融通中外的文化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