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画卷北京情:真情携手心灵相融

2019-04-25 11:32:45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北京志愿医生援非21天

丝路画卷北京情:真情携手心灵相融

援非医生晁爽

清晨,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门诊,副主任晁爽疾步走进诊室,放下东西,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很难想象,这个看起来清瘦、单薄的年轻女医生,曾经远赴非洲国家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进行医疗援助,并在那里收获了很多黑皮肤的“粉丝”。

作为中国首批由民间自发援非的志愿医生之一,晁爽用笔记录下了在科纳克里中几友好医院的21天。

心灵相融的感动

2018年4月8日,经过近1天的长途飞行,首批中国志愿医生团队抵达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机场,开始了为期3周的医疗援外行动。此行他们还携带了大量神经外科手术所需的先进医疗仪器设备和药品,均是由北京市卫健委提供赞助,捐赠给中几友好医院。

志愿医疗队共8人,他们分别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的冀园琦;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的凌锋、杜建新、曾高、周马丁,麻醉科的马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妇产科的张蕾,儿科的晁爽。

晁爽这样描述初到的感觉:到了科纳克里(几内亚首都),我才知道,小康、富裕会限制一个人的想象力。这个国家的贫穷,医疗的落后,完全超乎我的想象。我惊讶于这里手术室的简陋,震惊于这里患儿疾病的严重……

的确,几内亚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均寿命很低。在首都科纳克里,也仅有一家医院有新生儿病房。几内亚的神经外科薄弱,很多儿童患者亟待手术解除病痛,但当地并没有儿童神经外科医生。我国援建的中几友好医院是科纳克里城市的3家大医院之一,但并没有妇科、儿科,全院只有100多张床位,20多名医生,设备物资严重匮乏。

当时,晁爽负责小患者的术前检查和术后访视。说是检查,其实这里什么设备都没有,她手上除了听诊器,再无其他,只能用眼睛、耳朵来判断。

让晁爽印象深刻的是一个4个月的脑积水患儿。他长得非常可爱,皮肤棕黑,大眼睛双眼皮,长长的睫毛卷卷地翘着,但头比正常孩子大了几乎一倍。这个“大头娃娃”,就是他们到达几内亚后第一台手术治疗的小患儿。而手术中的意外插曲,更是让大伙儿惊出一身冷汗。

当时,手术刚做到一半,突然停电了。在漆黑的手术室里,一点点光透过头顶的小窗落进来。负责麻醉的马挺紧张地盯着显示屏里孩子的生命体征指标,内心不安地计算着麻醉机还能坚持多久。

“万一第一台手术就失败怎么办?”晁爽心里有点慌,但不敢表现出来,她站在手术台旁尽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举着手机给大家照明。曾高和周马丁两位医生,就在这手机的照明中,继续给孩子导尿、操作……

终于,在半个小时后,驻地的备用发电机启动,手术室终于恢复供电。中国志愿医生有惊无险地完成了到几内亚后的第一台儿童脑积水手术。

或许是这段特殊经历,让晁爽和队友们格外惦念这个宝宝。每天早晨查房,听到宝宝强有力的心跳和均匀清晰的呼吸音,她才会放心。

术后第8天,孩子恢复得非常好。查完房、大家准备离开时,那位年轻的妈妈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块几内亚女性常穿的布料,素雅而精致。她指指自己,再指指晁爽。原来,这是送给医生的礼物。虽然肤色不同,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不能阻隔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相融,这让晁爽非常感动。

奋不顾身的抢救

还有一次,晚上6时左右,已回到暂住地的晁爽突然接到了队长曾高的电话,说有一位车祸伤员,需要急诊手术,不能回来吃晚饭了。晁爽知道中几友好医院本院员工人数不多,经验不足,手术室里甚至没有器械护士,于是她这名儿科医生自告奋勇赶来当起了临时助手。

受伤男子很快被推进手术室。曾高、周马丁以及一位中几友好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刷手后上台。简陋的手术室里,应该有的手术用品差得太多,所以晁爽在场外像个勤杂工一样跑来跑去,四处寻觅手术需要的用品或者可以替代的东西,还要顺手赶走手术室里的苍蝇和蚊子。

手术艰难地进行着,医生们的额头沁出大滴的汗水,脸上、身上到处是术中溅起的血液。

“不好!”突然,晁爽发现了一地血水。原来是破旧的吸引器漏了。周马丁和曾高两位医生,就那样穿着手术室的拖鞋,站在血泊中抢救病人,没有一丝退缩。而曾高医生的脚上,甚至还有前一天不小心蹭破的伤痕。要知道,在几内亚,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多种传染病发病率都很高。

想到这里,晁爽赶忙跑出手术室,到处寻找一块可以垫脚的布。终于,她在一个角落找到一条破的刷手服裤子,想用这个勉强擦一擦地,给医生们垫一下脚。从始至终,两位医生只在晁爽将布塞到脚下时,挪了一下脚,全程一直专注于手术之中……

凌晨1点58分,手术成功结束。当几内亚医生把病人推走,马挺医生还追上去一遍遍叮嘱回ICU以后的用药。

当地医院的手术室没有洗澡的地方,几位中国医生就那样带着一身汗水和血水,离开了医院。

“这次援几医疗行动,尽管只有短短3周时间,大家却觉得收获很多。当我看到小患儿脸色由苍白转为红润,眼神由凝滞变得灵活;当我看到孩子妈妈脸上欣喜的笑容;当我看到每一对母子、母女幸福地对视——我真的为能够参加中国志愿医生团队而自豪,真心希望能够帮助非洲人民更多。”晁爽这样记录了在几内亚的最后一天的心情。

据统计,多年来北京市已累计向11个国家和地区派出援外医疗队共50批,总计939人次,其中有11名医疗队员长眠于受援国。这些医疗队员克服困难,不畏艰辛,在遥远的异域,为当地百姓消除伤痛,还带动当地重点医疗学科和专业的发展,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为非洲患者“送光明”

丝路画卷北京情:真情携手心灵相融

非洲光明行,纳米比亚照片

揭开眼罩的那一刻,纳米比亚的一间病房里响起欢呼声,白内障术后患者拉着亲人载歌载舞,用独特的方式表达重见光明的喜悦。他们眼中新植入的晶体来自中关村企业爱博诺德公司,一片代表“北京制造”的人工晶体重量只有0.2克,却可以彻底改变白内障患者的“视界”。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副主任张顺华的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很多在异国他乡的难忘时刻。去年5月,她跟随“光明行”援外活动来到纳米比亚,为当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在纳米比亚边境城市伦杜,很多白内障患者病情严重。一位老奶奶患白内障多年,已经完全失明,每天的生活就是在树荫下坐一整天。在全盲的时间里,三个外孙女、外孙子接连出生,但老奶奶却从未亲眼看到他们的模样。张顺华记得,在治疗过程中,老奶奶始终面无表情,心情低落。但第二天揭开眼罩的那一刻,一切变得不一样,老奶奶突然眼前放光,拉着女儿和从未谋面的孙女一起在病房跳起舞来,嘴里也哼起小曲。

在这次“光明行”活动中,全部使用了爱博诺德公司生产的人工晶体。用中国企业自主研发、民族品牌的人工晶体为国外患者做手术,张顺华感到十分自豪。“其实在2014年的时候,不同医院对于援外手术使用的耗材有分歧,有人认为应该使用国产晶体,但也有人认为应该使用技术更成熟的进口晶体。”张顺华说,这种争论很快平息下来,因为北京的爱博诺德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晶体终于实现技术突破,并打入高端市场,在质量上丝毫不逊于国外品牌。

2014年7月,爱博诺德第一款折叠人工晶体面世。在此之前,中国人工晶体市场几乎被进口品牌垄断。自主品牌的研发道路漫长而坎坷,为了回避国际品牌的专利保护,研发团队只能另辟蹊径寻找解决方案。爱博诺德创始人解江冰带领团队一步步突破重围,用四年时光打造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人工晶体,并陆续推出迭代产品。短短几年时间,爱博诺德申请了100多项专利,在中国国家专利局的同类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已经超过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企业。

随着产品推向市场,爱博诺德的人工晶体渐渐得到医生认可,逐渐取代进口产品成为“光明行”等援外医疗项目的主力。

2017年,协和医院和云南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专家组成的医疗队,在老挝万象的玛霍索医院为300名老挝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并全部使用了爱博诺德生产的“普诺明”非球面人工晶体。重见光明的老挝患者在揭开眼罩后,向医生连连竖起大拇指。“作为中国医生,我们在援外的同时,也希望推动中国产品走出去,这不仅代表着中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为中国医生建立起民族自豪感。”协和医院眼科主任陈有信教授说。

目前,爱博诺德已走进苏丹、喀麦隆、科摩罗、毛里塔尼亚、布隆迪、纳米比亚、几内亚比绍等20多个国家,数千名国外白内障患者的眼中植入了来自中国的人工晶体。“中国援外医疗队离开后,许多接受援助国家的眼科同行还会通过我们联系制造人工晶体和手术耗材的中国企业,期望将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中国人工晶体大批量应用到本国的白内障手术治疗中。”陈有信感受到,“一带一路”对外医疗援助项目为当地居民造福的同时,也显著提升了中国医疗技术的口碑。

异国建新城造福50万居民

丝路画卷北京情:真情携手心灵相融

金边经济特区效果图

在柬埔寨金边以北60公里处,是柬埔寨政府批准的综合性经济特区——中柬金边经济特区。驱车行驶在连接金边市区和特区的五号国道上,两边空地连成了片,一座占地30平方公里的新城呼之欲出。

“十年后,这儿就是柬埔寨版本的‘雄安’和’深圳’,将成为仅次于金边的全国第二大城市!”符锴华语气中满是期待。

他所在的北京国企北控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北京建设(控股)有限公司,作为特区项目控股方,负责中柬金边经济特区的发展定位、产业规划、基建开发、招商引资及后期的统一运营管理。符锴华是特区项目负责人,每月都会在北京和柬埔寨之间奔波一两个来回,每天要接待好几拨来考察的中国企业家。

中柬金边经济特区项目的落地,搭乘了“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在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峰会上,北控集团和柬埔寨合作方在峰会上正式签约。

为什么选择在柬埔寨建特区?作为中国企业的热门投资目的地,柬埔寨有着多重优势:地理位置处在东盟中枢,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中转站;柬埔寨发展阶段相当于中国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上连续10年保持7%左右的增速,经济结构健康,对外资友好。柬埔寨还是中国在东盟的长期盟友,当地政府学习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在国内陆续批准设立了一批经济特区,引进中国成熟的产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模式。

前景虽然美好,但符锴华和团队成员两年前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上,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心里凉了半截儿:从金边到这儿没有一条高速公路,60公里的距离车程将近两个小时;各个村落的市政基础设施很差,一下雨积水都能没过大腿,当地人很多时候都不穿鞋,直接涉水走路。

“等新规划落地,这里将迎来巨变!”展开近期中方完成编制的特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符锴华比两年前的信心更足了:一期14平方公里的土地已收储完成,规划即将获得柬埔寨政府的审批,启动区也将在不久后开工。

规划图纸的“新城中心”部分,一个个红点密密麻麻分布,以后这里要建成行政办公区、复合商业街区、科技研发区、度假酒店、游船码头等二十多个重要项目。在几公里之外的城市另一侧,规划了大片的生产加工用地及完善的电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产业基础设施。

当地人以农民居多,收入较低,大量青壮年人口都涌入泰国打工,未来他们将在家门口工作,纺织服装、制鞋、家电等轻工业和城市文化旅游业等产业都将在此聚集,特区预计能提供20万个就业岗位,受惠人口超过50万。按“职住一体”理念打造的一大批生活服务和娱乐休闲配套项目,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定居当地,还将成为中外游客的新去处。

在柬埔寨,中国企业建设的桥梁和道路随处可见,中餐和中国手机早已深入人心。让符锴华印象深刻的是,在进行土地收储等前期工作时,当地居民都很配合,对中国人十分友好热情,很多家长都盼着孩子能来中国企业上班。虽然中柬金边经济特区项目尚未正式开建,“民心相通”的种子已经在这片热土萌发。

丝路画卷北京情:真情携手心灵相融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

    “一带一路” 一路前行

    2019-04-24 14:49:37 一带一路

    快问快答《“一带一路” 一路前行》

    2019-04-24 12:03:01 中国青年网

    将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引向深入

    2019-03-20 17:05:38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 | “逆风飞扬” 的奥秘

    2019-04-23 17:00:13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属于世界

    2019-04-23 11:13:41 一带一路

    [音画坊]“一带一路”有多“近”

    2019-04-11 16:07:01 一带一路

    昂山素季说“一带一路”对缅甸有益

    2019-02-19 10:01:02 一带一路

    [音画坊]“一带一路”有多“实”

    2019-04-04 18:34:00 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