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栖湖畔,4万多套灯光变化照射,周边群山、环湖建筑和道路水面一一勾连,21平方公里的国际会都核心区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山水画。本报特约摄影卜向东
碧空如洗,片片白云似作画;道旗纷飞,朵朵鲜花如笑脸。阳关沧海,跨越千年,丝路之美,北京绽放。昨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落下帷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再度携手起航,共创繁荣。
北京,以高效的工作,细致的服务,全方位保障了论坛的成功举办,向全世界展现了大国首都的风采。
这是北京的光荣、北京的责任,也是一次对于首都优化核心功能成果的集中检验。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服务保障好国家大事,是北京的职责所在;而优化提升核心功能,在服务大局中提高发展水平,更是北京改革发展的着力所向。
“国家的事,就是咱家的事”
市民倾情参与礼貌迎宾
2008年奥运会,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2014年APEC会议……现在,又迎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盛事频频,北京更加出色。
“服务保障好高峰论坛,是中央交给北京的重大政治任务,这让我们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王文杰说。
责任,变成了动力。
为了保障论坛的成功举办,无论是政府公务员,还是普通市民,都默默努力着。“我们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周密的筹划和最高的标准落实好高峰论坛筹备各项工作!”这是北京的承诺。
论坛筹备期间,中央做出“不扰民”的重要指示,北京以“功在日常”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既保证论坛的成功举办,又尽量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交管部门综合考虑交通保障需求、勤务沿线道路荷载量和交通规律特点等因素,科学编排勤务,并同步规划外围分流疏导路线,最大限度减少对社会交通的影响。5月10日起,不仅提前一天发布次日交通预报,还随时通过微博、电台、电视台、互联网、手机客户端、户外显示屏、导航软件发布交通提示信息。
市民的理解支持,倾情参与,更是论坛成功举办的坚实基础。
“国家的事就是北京的事,北京的事就是咱老百姓自己家门口的事!”西交民巷居委会主任谭道亮说。
好客的北京市民像筹备自家的大事一样忙起来——少开两天车,绿色出行;多等片刻,礼让宾朋;把单车一辆一辆摆放整齐,把垃圾一点点捡拾干净,清除一张张小广告,在阳台摆上绿意浓浓的盆栽……
一件件细碎的小事,汇聚成巨大的能量。文明有礼的北京人,迎接着丝绸之路上的宾朋。
“每一次来,北京都变得更美”
大美北京花似海
红墙碧瓦,蓝天白云,绽放的鲜花,描绘着美丽的丝路。
天安门广场,花柱绚丽,花球芬芳,花带斑斓;长安街上,一座座立体花坛,娇艳夺目;天坛祈年殿西,上万株鲜花汇成一条彩色的大道;市属公园中的十余处“花境丝路”花坛吸引着如潮的游客……
大规格常绿树彩叶树,将二环路变成了“彩叶大道”;两万余株月季花,将三环路打造成“月季大道”;千株白蜡,郁郁葱葱,四环路变成了“林荫大道”。油松、银杏、国槐、丁香、紫薇……众多的花草树木,全面提升着长安街、机场高速、京承高速、雁栖湖联络线、京藏高速、京新高速沿线的“颜值”。
五月的北京,绿树葱葱,繁花似海。
夜幕降临,流光溢彩,254盏大红灯笼,挂上长安街,北京,又变成了一幅光的图画。
怀柔雁栖湖畔,起伏的群山披上了霓裳,岛上建筑缤纷辉煌。4万多套灯光变化照射,似一支画笔,或染、或皴、或勾,将21平方公里的国际会都核心区变成了一幅精美的山水国画。
“每一次来北京,都觉得这里变得更美!”一位参会代表举着手机,定格美丽的北京。
大美北京的背后,是一滴滴辛劳的汗水。
在雁栖湖北山,最陡的地方坡度接近80度,是夜景照明供电保障最难啃的骨头。这里需要电力物资40多吨,运土400多吨。但山势太陡,根本开不出物资运输通道。
建设人员找来七匹健壮的骡子组成“特殊运输队”,将水泥、砂石等物资运到山上。“像变电箱、水泥杆这类物资,我们就用钢丝绳牵引滑道的办法,将材料运上山,保障施工进度。”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工作人员说。
为了迎接远方的客人,北京按最高标准实施道路冲洗保洁作业。围绕会场、驻地和途经路线,全市共开展68类1万多个问题点位的整治提升。建筑物外立面、公共服务设施、广告牌匾标识、道路照明、景观照明、交通设施、道路设施、绿化景观、施工围挡……每一个节点的提升,都让北京变得更美。
论坛的筹备,也是对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检验,重大活动的牵引作用,提升了城市运行、环境整治和安全保障的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中央重大活动的长效机制,也推动着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所有的服务都很棒!”
新闻中心里的最高标准
4488人,这是提交注册申请采访高峰论坛的记者数量,创下了北京各项会议的最高纪录。
国家会议中心党委书记魏明乾介绍,作为高峰论坛的主力接待场馆,国家会议中心承担了首日的论坛开幕式、高级别会议、6场平行主题会议等服务任务,同时还负责新闻中心的服务和保障工作。“一切都以最高标准要求!”
凌晨时分,设在国家会议中心一层的新闻中心依然灯火通明。“新闻中心24小时不断电,我们的服务也一样‘不断电’。”新闻中心的“女管家”、国家会议中心展览运营部经理周蓉说。
新闻中心还为中外记者提供了多项贴心服务。一楼大宴会厅内,沙漠、骆驼装饰着餐台,引得人们频频拍照。除了最具北京特色的烤鸭和点心,还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饮食。为了能照顾到宾客的喜好,一道“什锦迷你馕”甚至试验改进了十余次。
记者的工作,也变得方便快捷。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直接进入“掌上新闻中心”,随时浏览最新的论坛消息、通知。申请采访、预约发布厅、租赁设备以及通信服务、广电服务都能掌上完成。“只要点点手机,就能查到每日的日程安排,细到几时几分在哪个会议室,真的很方便。”一位非洲记者竖起大拇指。
北京联通首次为来自各国的媒体记者们提供了极速互联网接口,帮助他们将高峰论坛的成果与看点实时传遍世界各地。
“所有的服务都很棒!”白俄罗斯新闻官阿列克由衷赞叹。“感谢北京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如此周全的保障。”一位顺利完成报道任务的阿联酋记者说。
最高标准,并非铺张奢华,节俭办会,贯穿各项服务保障始终。
细心的参会者发现,此次会议中,纸用的是再生纸,铅笔由环保纸张制成,座签重复使用,与会人员签到、通知、会议简报等多采用信息化手段,不仅提高了会议的效率,还减少了纸张、印刷的使用。会场设施以原木材料为主,可随时搭建和拆卸,活动结束后,零部件拆卸回收,可实现循环再利用。
会场内外,还活跃着来自28所首都高校的2000余名青年志愿者,他们用真诚、自信的微笑展现着中国青年的风采。
志愿者李梓维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三学生,在酒店岗服务。5月13日早上,黎巴嫩一位部长的随员在酒店前台打电话时突然晕倒,现场医护人员急需英语翻译。“我来!”李梓维跑上前去,帮助医生完成了初步诊断,又全程陪同,将病人送医详查。一直到下午,确定参会者并无大碍后,才离开。
俄罗斯的一位参会代表错过了去机场的大巴,志愿者李韫细心地为他设计了地铁搭乘路线。看到他脚部不适,又提着大大的行李箱,李韫就主动送他到机场。
“我放声高歌你的到来,翩翩起舞丝绸衣带。从阳关到沧海,千年之约情意满怀……”参会嘉宾期待,《千年之约》的歌声会一直在丝路之畔,传唱下去。
论坛的成功举行,是一个清晰样本,生动展现着聚焦核心功能对北京工作的巨大推进作用,坚定着全市人民在服务大局中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的决心。本报记者集体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