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宪法红”引领新时代法治建设

“宪法红”引领新时代法治建设
2019-11-30 16:21:31 法制日报

原标题:“宪法红”引领新时代法治建设

12月4日,上海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宪法宣传周”活动。从1989年创造性地开展这项活动以来,已整整过了30年,活动也累计开展到了第三十一届。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寻访法治记忆中的那些亲历者,并深入基层一线和新一届活动的筹备现场,和市民一起感知上海“宪法红”飘扬30年来那些变与不变。

“30年来,时代在变,载体在变,受众的感受也在变,可宪法宣传周的初心、理念和巨大的影响力却始终不变。”上海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市法宣办主任陆卫东说,“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任何时期都需要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和宪法意识。当前上海正全力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更要让宪法宣传成为引领新时代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让宪法精神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公民的行动自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时代在变初心不变

30年前,上海的宪法宣传周活动因何而起?

张凌老先生是发起人之一,1989年他担任上海市司法局法宣处处长,如今早已退休。记者一路寻访到他家,老人精神矍铄,记忆闸门由此打开。

“1986年,国家首次提出‘五年普法’,‘七法一条例’被纳入普法规划。”张凌说,那时国家法治体系尚不完善,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知晓度不高、影响力不够,尤其是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尤待加强。

为牢固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张凌等人经商议,向上海市人大提出创设宪法宣传周活动的建议,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常委会的一致支持。1989年8月,上海市人大作出决议,将每年12月4日,即宪法颁布日的当周,定为宪法宣传周。

张凌回忆说,第一个宣传周活动非常丰富,有领导干部宪法课、宪法宣传交流会和表彰会,还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宪法知识竞赛、宪法宣传文艺晚会等,在全市范围内还印发10万张宪法宣传画,影响力可谓空前。

“当时明确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就有人不理解,觉得领导干部本身文化程度较高,都是知法懂法的人,难道还需要进行宪法教育吗?我回答说,宪法至上需要全民普及,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更应带头学。”张凌说。

如今30年过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宪法至上”这一初心却始终不变。在1990年的第二届宪法宣传周活动期间,上海就提出了“依法治理”的工作目标,从依法治理到依法治市,法治建设的初心始终没变。

30年来,张凌的接力棒被交到一代又一代的普法工作者手中。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宋烈说:“在前人基础上,我们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载体和创意,要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和新方法,不断扩大宪法宣传的外延和内涵,做到人民群众在哪里,宪法宣传就在哪里,不留死角、杜绝盲区。”

载体在变理念不变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里,工作人员正在布展,上海市第三十一届“宪法宣传周”活动将在这里拉开帷幕。二大会址是第一部党章的诞生地,在这里举办为期三个月的宪法宣传主题展览,正是要体现依规治党和依宪执政一脉相承,上海市法宣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一幅黑白合影照已然挂上,工作人员说,这是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委员会的成员合影,其中包括毛泽东主席在内的32位历史名人,他们都是对新中国建设以及宪法诞生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

“选择这张照片,正是为了提醒人们,宪法宣传需要代代传承。”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次展出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件实物和每一条内容都是经过专家的筛选和把关,意义重大。

据悉,今年的宪法宣传除了在公共场合布展之外,其他活动可谓形式多样、载体丰富。张凌说,每个时期都有特有的时代要求和资源特点,普法工作者需要坚守的工作理念就是“大胆创新、持续挖潜,不断拓展宪法宣传的深度和广度”。

据了解,30年前上海在第一届宪法宣传周活动中,首度将宪法宣传搬上了电视荧幕,时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叶公琦发表电视讲话,此外还在电视台直播宪法知识竞赛和宪法主题文艺晚会。

如今,除了电视媒介,新时代的宪法宣传早已“玩”出更多形式和花样。近年宣传周期间,陆家嘴的几大高楼幕墙上都会投放宪法宣传标语,引起隔江相望的游客广泛共鸣;地铁和公交车上持续播放宪法宣传片、社区宣传栏定期更换宪法宣传画,让宪法宣传润物于无声。

据介绍,今年宪法宣传周重磅推出7个“主题日”活动,结合“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分别由市国资委、市经信委、市农业农村委、市市级机关党工委、市教委、市民政局、上海警备区、市网信办等部门牵头开展宪法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和进网络活动,变司法局“一马拉车”为各委办局“群马拉车”;同时也借助各单位自身优势,丰富宣传手段和载体,持续扩大受众,达到最佳宣传效果。

受众在变影响不变

上海有一条百年老街愚园路,这里流淌着百年红色历史,蕴藏着百年法治记忆,尤其是近30年来,更是留下宪法宣传的深刻印记。

“50后”霍白老先生是愚园路法治宣讲团的讲解员,他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深受法治文化影响,也感受了30年来上海宪法宣传的历久弥新。

霍白说,宪法宣传受众在变,但持久的影响力没变。不久前,愚园路组织开展“故事商店”活动,现场为群众讲述法治故事。活动当天来了很多人,有本地居民,还有外地游客。江苏路司法所干部沈晓冬告诉记者,“年轻人尤其多,聚精会神听了两个多小时”。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二届进博会上,一个“小蓝本”不径走红,这本名叫《律师解读上海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法规读本》受到展商们热捧。在今年宪法宣传周“宪法进企业”主题日,有关部门还将把此书送进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向世界展示上海的“制度开放”,让法治理念融入优化营商环境之中。

据统计,随着时代变迁,上海宪法宣传的工作目标持续推进,影响力不断扩大,宣传周活动的受众人数从当年的300万人拓展到如今的2500万人。

陆卫东说:“上海‘宪法宣传周’走过的30年,正是上海民主与法治进步非常关键的30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我们需要更加持续用力,更加深入地弘扬宪法精神,传播法治理念。”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