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在中国当“吃货”、做义工越来越接“地气”
52岁的安德烈·阿扎尔诺夫几年前还是俄罗斯一名油气管道工,如今,他在中国最北的自贸区——黑龙江自贸区内快乐地当起了“吃货”。
漫步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的“中俄友好社区”,满眼都是俄式建筑和中俄双语牌匾,空气中不时飘来俄式香肠的味道。
香气源自一家名为“吃货公司·俄罗斯香肠工厂”的店铺。店主是两个中国人和两个俄罗斯人,阿扎尔诺夫是其中之一。
阿扎尔诺夫说,把企业命名为“吃货”,是因为他从朋友那里得知,这是中国时下流行的网络词汇,意为“酷爱美食的人”。
“我们将俄罗斯香肠的烟熏工艺带到绥芬河,也算是俄罗斯文化的传播者。”阿扎尔诺夫认为,他的“吃货”事业既赚钱又有意义,可以让更多中国人认可、喜爱俄罗斯的食品和文化。
阿扎尔诺夫开启职业新生涯的绥芬河已进入“自贸区时代”。这个由哈尔滨、黑河、绥芬河共计119.85平方公里土地组成的中国最北自贸区,承担着打造中国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心枢纽的重任。
与阿扎尔诺夫的初来乍到相比,在上海自贸区金桥片区碧云社区居住的新加坡人杨慧娟,已经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通”。
论时下流行的中国网络“神曲”,她张口就来;论本地方言,“谢谢侬”“侬切了伐”……她的上海话发音相当标准;论中国传统文化,包饺子、包小笼包、弹古筝……她样样拿手。
与记者见面时,杨慧娟像无数中国家庭主妇一样,骑着电瓶车来到约定地点。讲到周边生活环境对外国人的友好度,她兴致勃勃。“以前在沪办理境外人员住宿登记,需要携带各类证件和材料前往居住地派出所,如今在线就能完成自助申报。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近年来大力推行自助通关和无纸化行程,也让外籍人士受益颇多。”
来沪11年,杨慧娟每周的生活都安排得满满的。篮球赛、音乐会、趣味运动会等,都让她与本地居民有了更深层次的接触。在碧云社区党委的帮助下,她还与几家敬老机构建立联系,定期去做公益活动。
既宜业,又宜居。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自贸区的工作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齐聚于此,共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参与记者:胡洁菲、董宝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