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一决定,村民们起初很不理解,抱怨这是“把钱白白扔到荒山、扔进河沟”。但张进刚并未气馁,他一次次召开会议,苦口婆心地向村民宣传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新理念。
2009年至2013年,坡峰岭景区一边建设,一边免门票试营业,借助游客们的口口相传,坡峰岭逐渐火了起来,成为首都市民赏红叶的主要去处之一。
随着游客的增加,黄山店村接待能力的不足凸显出来,建设旅馆成为必然选择。有大型旅游企业找到张进刚,建议拆掉民宅腾出土地盖酒店,遭到了他的拒绝。
“保持住特色文化,村子才有生命力,传统民宅是黄山店面貌的一部分,必须予以保留。”张进刚说,“压饸饹、山楂汁等山村特色小吃也是一样,看似不起眼,但恰恰对外来游客很有吸引力。”
为利用传统民宅,黄山店村党支部建设了35栋楼房,绝大多数村民已上楼居住,腾出的300多个院落中,已经有30多个被打造成精品民宿。
为弥补管理经验不足,黄山店村选择与互联网旅游公司远方网合作,由远方网对民宿进行改造装修、运营、宣传推广等一条龙服务,游客来之前便可以在网上预订房间。
走进一所名叫“姥姥家”的民宿,内部现代酒店式的布局与传统民宅的外貌形成强烈反差。“我们追求的就是兼顾传统的外表与舒适的居住体验。”远方网黄山店项目负责人蔡勇表示。
在党支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黄山店村实现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为村集体创收2000多万元。
今年52岁的村民付玉静2009年前与丈夫一起运输石灰石,每年收入三四万元。2010年矿场关闭后,二人带着些许无奈离开了黄山店村进城务工。听说村里的旅游业火了起来,他们于2016年又回到了黄山店村,付玉静当上了民宿管家,丈夫则在餐馆里磨豆腐,两人每年仅保底收入就有7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