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上山“种太阳”,下沟“挖旅游”,忻州扶贫走新路
山西新闻网9月10日讯宁武县芦芽山里细雨绵绵,山顶的马仑草原,依稀有游客在雨中漫步。山南麓的马仑沟里,有工人在收拾路边的碎石。马仑沟的河道里,汾河水清澈流过,这段总长6.6公里的河道,落差178米,河湾有11个,是野外漂流的绝佳之地。游人眼里,这是一处难忘的美景,老百姓眼中,这是促进旅游发展,带动村民增收的宝地。
在距此百公里的偏关县天峰坪镇的天峰坪村,沟壑纵深,山峦起伏,十年九旱让这里的植被并不茂盛,田间稀疏的农作物与山顶闪闪发亮的复合硅晶板遥望,村民们望着天上的太阳,想着种在山头和屋顶的“太阳”,这日子,便有了滋味和盼头。
上山“种太阳”,下沟“挖旅游”,这山坳里的农民究竟经历了什么,走上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道路。
偏关天峰坪户户“种太阳”
如果说,行走在天峰坪村的土路上,你闻到的是山间的青草和泥土味儿,那这里的全貌,就需要从一个高点俯瞰,那一块块光伏板就像码好的俄罗斯方块儿,见缝伫立在山头顶端,它们呈天空的蓝色,远望又仿佛一潭一汪的湖水。
很难相信,上世纪70年代,这里分布着小煤矿、小硫磺矿、小炼焦厂、小水泥厂、小炼铁厂,天峰坪镇是那个年代偏关县最大的工业聚集地。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没有让农民绝望,在人均不到一亩地的情况下,壮劳力涌向了“五小”工业园。然而,随着煤炭资源整合,“五小”工业园全部关闭,这里的浓烟滚滚不见了,劳力们也熬出了腰腿疼、尘肺病。回归农业,因病致贫催生了村里的贫困户。
变化从2016年开始。从2016年到2018年,偏关县采取“集中式”“村级联合式”“级分有式”三种发展模式建设光伏电站,实现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光伏扶贫全覆盖,成为县贫困户增收的阳光工程。在荒山上安装光伏电路板,被当地人称为“种太阳”。分布式户用光伏发电项目在天峰坪村推广,贫困户没钱,可以通过县信用联社贷款,政府补贴贷款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