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传承弘扬革命文化的三重意涵

2018-08-03 10:45:37    光明网  参与评论()人

革命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深厚理论底蕴。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理解马克思主义对近百年中国奋斗史及革命文化的历史意义和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树立真正的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不仅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革命取得伟大胜利,而且还创造出承载革命历史和精神的革命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革命文化的形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其核心要素承继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必将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提供科学的理论底蕴。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历史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在新时代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夯实和扩充党执政基础的现实资源;另一方面也要基于历史维度,寻找和挖掘巩固党执政基础的历史资源。

革命文化蕴含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苦革命岁月里、在不断赢得革命胜利进程中开展群众工作的丰富思想和实践经验,为新时代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深厚的历史营养。在革命年代,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根本原因就是始终依靠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井冈山斗争时期,党提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等细微规定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当年是如何维护群众利益的。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讲话中,毛泽东同志曾说:“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末,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毫无疑问,革命文化所承载的为民情怀和工作方法,为我们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重要论断,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