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掉办公桌,走进楼院。最近,朝阳区安华里社区居委会改革行政事务办理流程,重新划分办公空间,从前天天盯着电脑的居委会工作人员终于有充足的时间包片入户,和居民唠唠家常,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不会是走错了吧?”推门踏入居委会,来办理生育服务证的李萍吃了一惊。眼前的居委会大厅里没有一张办公桌,更像是温馨明亮的茶歇区:绿植环绕,几方桌椅散发着温润的木质光泽,角落里还放着饮水机、阅报机。再往里走,是舞蹈室、合唱厅、会议室等居民活动场所,干净敞亮,设备齐全。
这与她记忆中的安华里居委会相去甚远。几个月前,7个办事柜台在大厅里一字排开,社保、计生、环卫、综治、文化……每个柜台后都有一位负责办理业务的社工,对着电脑聚精会神办公,让人不忍心打扰。因为长时间缺少交流,李萍总觉得跟居委会“隔着一层”,从前居委会大爷大妈的那份热乎劲儿早就丢了。
对居委会来说,困惑同样存在。“14位居委会社工都被行政事务拴着,哪怕有三头六臂,也很难经常走进楼院、走进居民家里。”安华里社区主任董永杰说,辖区总共22栋楼,居民2200多户,他能叫上名来的还不足百户。“居委会理应帮居民解决困难。可连面儿都没照过几次,又怎么可能了解人家的需求呢?”
去年年底,安贞街道的10个社区同时启动管理体制改革。以安华里社区为例,改革后,600平方米的居委会只拿出了3间小屋作办公室,面积狭小、位置偏僻,甚至连窗户都没有。而面积大、位置好的阳光房则全部留给居民作为活动区域。在行政事务办理上,7大类31项业务,从受理到办结全都交由两人负责,人送外号“社区百事通”。碰到不方便出门的高龄老人,他们还能提供上门代办服务。这样一来,其余12人全部解放了出来,有充足的时间下沉社区,包片入户。
安华里五区的4栋居民楼属于社区副主任梁自春的片区。自打改革之后,她一天少说能去转悠三四圈儿,还常常敲门唠家常。“和大伙儿熟了,才能了解每个人的性格,也就更容易走进他们心里。”梁自春说,去年12月起,她两三天一登门,和独居的李奶奶谈天说地。没出一个月,总是闷闷不乐的老人不但笑容多了,还主动加入了环境志愿服务队,得以结识更多的邻里街坊。
“办公桌撤了,我们见到社工的机会更多了,心也和居委会贴得更近了。”一位居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