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杠杆,“四两拨千斤”。西宁不等不靠,依靠全面深化改革,盘活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种优质资源,推动资源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向薄弱洼地倾斜,让基层群众共享。
改革持之以恒
从“医联体”迈向“健共体”,健康养老更有保障
“一年省下了快两万块的看病钱。”大通县鲍西村村民焦维炳再没有因为褥疮而入院,一说起家庭医生张生寿就感激不已。
因为意外摔伤,焦维炳长年卧床,得了严重的褥疮,每年都要住院治疗两三个月,“加上家人陪床的住宿、交通、误工费用,负担不轻。”
这两年,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组建后,第一分院长宁镇卫生院鲍西村村医张生寿成了焦维炳的家庭医生。“借助集团给我们培训的医疗知识,我对老焦的饮食、作息进行调理,还教他家人如何护理。过去,咱村医可不懂这些。”
近年来,西宁扎实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紧密型一体化医联体改革,解决了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我们并不满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健康服务共同体’,着重‘治未病’。”西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郭伟说。
统筹市县健康资源,打破条块限制,将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资源下沉、医防互补;创新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考核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倾斜;全市722个家庭医生团队,进家庭15.08万户……一系列组合拳,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
从“医联体”迈向“健共体”,西宁没有停止改革脚步,而是“一锤接着一锤敲”,“敲”出了新格局。
城西区古城台街道昆东社区,藏族老人仁青拉毛每天11点都会准时来社区的“爱老幸福食堂”打饭,“饭菜荤素搭配,最贵的也只要10元,方便又实惠。”
1个市级指导中心,30多个街道中央厨房,超100个社区幸福食堂,1000张幸福餐桌……爱老幸福食堂的“个十百千”工程,为老人打造出15分钟助餐送餐配餐服务圈。